天然藍鑽是地球「藏」得最「深」的秘密。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發現,這種稀有鑽石誕生於地函深處,而讓藍鑽呈現藍色的硼元素,可能是板塊運動從地殼運送到地函中的。
★最新最熱門影片你還沒看過?★
【EBC東森新聞有IG了,一起追蹤吧】
▼(示意圖/Pixabay)
新華社報導,美國寶石學院主導的這項研究顯示,藍色鑽石可能成為一種獨特工具,幫助研究地殼與深層地函(mantle,大陸與港澳稱地幔)之間的物質流動。
目前發現的其他鑽石,大多來自地函上層。研究人員分析46塊藍色鑽石內部的雜質,發現一些特殊的礦物組合,而這些特殊礦物只有在地函下層才能形成。
報導稱,地球表面是厚度幾十公里的地殼,往下是厚約2900公里的地函。地函分為上下兩層,分界線位於約600公里深處。
天然鑽石都是在地函中的高溫高壓下所形成,由火山活動運送至地表,而鑽石裡包裹的雜質則是研究地函物質的「窗口」。
報導稱,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經光譜分析顯示,藍鑽裡最常見的雜質是瓦矽鈣鋇石(Walstromite)結構的矽酸鈣,有時伴生著斜矽鈣石,還有鎂鐵榴石(Majorite)和布氏岩在高溫高壓下退化而成的物質等。
雜質特徵顯示,部分藍鑽誕生於660公里至750公里深處,即下地函的上層。然而,硼元素在地函的含量極低,藍鑽裡的硼來自何處是一謎團。
研究人員認為,地殼岩石中的硼溶解在海水裡,與礦物發生反應形成蛇紋石。地殼板塊發生碰撞時,含有蛇紋石的板塊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下方,導致含硼礦物下沈至地函。
(封面圖/示意圖/翻攝自德慶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