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相/住戶抗議醫護反彈 司法精神病院遲未落成

聽新聞
思覺失調或是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專業醫療以及有力的戒護。(圖/翻攝自pexels)
思覺失調或是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專業醫療以及有力的戒護。(圖/翻攝自pexels)

近年來越來越多隨機傷害案,這些思覺失調或是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專業醫療以及有力的戒護,雙管齊下監管才能發揮社會安全網作用,但司法精神病院已經呼籲多年,為何遲遲沒有建置完成,來看今天的調查報導。

思覺失調或是其他精神疾患犯下了一次又一次的社會案件,使民眾心中充滿恐懼。他們是否獲得了適當的治療?是否會再次犯罪?一個血淋淋的例子是2022年屏東超商女店員被累犯者挖眼攻擊。

還有一個例子是一名留美博士,曾因縱火案被裁定監護,出院後卻再次犯案,嚇得鄰居紛紛搬離。

臺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多少藥物或是服用多久,症狀一定壓的下來,沒人能保證。」

台灣失序者聯盟理事長王修梧:「在裡面會有種等待漫長、等待治療,常常在那邊,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在這邊,我是誰」

37歲的王修梧曾是思覺失調患者,他在13歲時被強制送醫,他回憶起自己和許多病友都曾被戒護就醫,這段時間是人身自由被剝奪、極度缺乏尊嚴的時光,儘管能夠與疾病共處,但從他微微顫抖的指尖,仍然能夠看出過去治療就醫的痕跡,這段經歷對他和其他病友來說,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充滿了挑戰和不安。

台灣失序者聯盟理事長王修梧:「就是尿急怎麼辦,醫護人員讓你穿尿布,但尿布就會是我都一定覺得很多成年人或許有需求,但不是恥辱事情,但被迫在那種情況下使用,感受不是很好,不使用或是來不及就會便溺一地。」

台灣精神疾患患者平均每年使用病床的天數是42天,但門診就醫人數在過去5年內增加了260萬,雖然不是每一名患者都會淪為犯罪者,但從醫界到法界,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早日建立司法精神病院,這樣病患能夠得到適當的就醫,同時也能讓民眾感到安心,這樣才是雙贏。

臺安醫院精神科醫師:「當法院判決犯人有監護處分需求,沒有精神病院,他當然只能往一般精神病房送,戒護人力是否夠安全。」

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他需要相對高度戒護,但醫院沒有配合司法、警方端,所以他往往會承擔比較高風險,如果他比較強制處理病人,他可能會受傷或被告。」

每當有戒護嫌犯被送來時,護理人員總是提心吊膽,因為他們可能會面臨受傷的風險。根據目前的刑法規定,有危險性的罪犯監護處分以五年為限,可延期三年,並且可以不限次數地申請延長。這意味著這些患者的「刑期」可能比普通罪犯還要長。

此外,如果這些患者生病,醫療費通常由醫院方面負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具有攻擊性且需要醫治的精神疾患患者變得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並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我們希望可以縮短5年年線,例如2年,但不可諱言,我們有20~25%的人是不可回復,有沒有地方可以讓他長期待著,例如監獄,應該保安處罰,除了精神病院也要有其他機關。」

1971年,高雄有民間人士設置了龍發堂,收容精神患者。在那裡,工作人員帶領病友進行簡單的勞役,以換取零用金,或者讓他們出去接觸人群,然而,後來這個設施被指控以繩鍊綑綁等失人道的手段,最終被迫解散,回顧司法精神病院,它的落成時間一再延遲,而且衛福部對於其地點一直保持沉默,這是因為他們擔心會引起當地居民的反彈。

臺安醫院精神科醫師:「我們是自療的人,不是戒護的專長。」

司法精神病院牽涉法務部和衛福部,兩大部會攜手整合如何擬定配套,以治療優先進而杜絕暴力,讓社會安全網更加穩固是新政府的重要功課。

患者 思覺失調 戒護 司法精神病院 安全網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