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7名待決死囚提出的死刑釋憲案,今天上午10點準時於憲法法庭開庭辯論並全程上網直播。由代表提出釋憲的律師方、法務部、學者、機關團體等輪番上陣陳述交互詢問攻防,中午休庭下午14:30繼續大法官答詢結辯,最快將於今年7月下旬做出判決。
此次主要爭議點在死刑制度追求的目的有哪些、是否皆合憲;以死刑作為達成上述目的的手段,造成剝奪人民憲法上權利的效果,是否為憲法所許;如果認為死刑違憲,有何足以取代死刑的其他刑事制裁手段,或應有哪些配套措施。
首先開場陳述的李宣毅律師以林李娥案為例開場,指出避免悲劇再生,應從科學的態度去探究真相,追尋犯罪成因,犯罪成因應該被追殺,更引小說哈利波特中的「公布大魔王佛地魔的存在是不被允許的,因為那會証實行政系統的失敗」就如同証實我們社會那個最大惡極的人,原本我們有機會挽救他免於撒旦的誘惑。
律師李念祖也提及死刑嚇阻效果到底有多大?死刑並不是殺雞儆猴而是殺活人以儆活人。死刑不理性,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下令處死,更沒有授權殺人的權力,律師也舉例,不能以劉邦的報應論來自我封神、替天行道。其中法院判死的理由中的諸多如「人神共憤」「求其生而不可得」等,只是不理性的結論,卻沒給理由。
李劍非律師補充,德國廢死也是在20年後民意才改變,只要政府推動的配套改變民意,但早在20年前,就有提出配套可討論卻沒持續,證明政府怠惰,律師還舉文豪雨果早在1848年就說「死刑是人類野蠻行為的持有且永恆的標籤。」期盼未來能終結以暴制暴。
檢察司郭永發司長則說,死性不是酷刑,基於刑法第19條,並無違憲疑義,死刑犯亦有死刑特別程序保障,司長舉例,近5年476件殺人確定判決,僅1件判決死刑定讞,死刑案件審判程序嚴謹,也符合比例原則。
學者鄭善印教授說:「人與人之間的殺戮,結果一開始我們把強者命保住了,卻讓弱者的生命冤屈無從伸張,這在一開始生命的價值上,就已經不平衡了」鄭教授再以竊盜罪舉例,判刑人數不減,20年來人數都維持在平均3.5萬人,處罰竊盜不能降低竊盜罪?是不是該廢掉?不能看光看成本效益去決定,這是不可觸犯的規範,這也是共通生活的準則。
言詞辯論於中午12:15已經結束,預計下午14:30繼續開庭,將由大法官進行詢答,聲請人方與法務部各自結辯15分鐘,結果最快將於今年7月下旬做出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