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繫安全帶卻仍喪命!台中市長盧秀燕的輔選大將、台中市果菜市場董事長賴溪松26日驚傳車禍事故身亡,檢察官初判死因為頭、胸部內出血、「安全帶勒頸引發休克死亡」。消息曝光後,也讓「安全帶的使用」再度受到外界關注。對此,有醫師指出,安全帶或安全帽確實有一定的保護能力,但若事故真的發生時卻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安全,安全駕駛才是避免危險的最大關鍵。
事發當天,現年65歲的賴溪松乘坐由司機駕駛的轎車,未料在行經東關路6段時,突然自撞變電箱,車輛一路撞到電線桿後才停下。警方獲報後抵達現場,發現坐在後座的賴溪松已失去意識,但全身沒有明顯外傷,僅胸前、頸部有安全帶勒痕,趕緊將他緊急送醫搶救,但最後仍宣告不治。檢察官初步判斷,賴溪松的死因為頭、胸部內出血、安全帶勒頸引發休克死亡。
▼「小七車觀點」創辦人小七表示,若車禍翻車,車內乘客的腦部重創的機會也會增加。(示意圖,與本新聞事件無關/翻攝自Pixabay)
原本該是保護性命的安全帶,為何瞬間成為引發休克的致命殺手?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指出,安全帶或安全帽確實有一定的保護能力,但並不代表戴安全帽或繫上安全帶,就能百分百保證車禍發生時能毫髮無傷,安全駕駛才是預防傷害的根本之道。
而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柏居接受《聯合新聞網》訪問時也直言「不繫更慘」,並說明在發生重大車禍時,後座乘客若有繫安全帶,頭部外傷會比前座輕微,甚至能避免被撞飛車外因而受到重創。至於安全帶勒頸問題,李柏居提到,此事比較常見在小孩身上發生,因為身高較矮,導致事故發生時安全帶可能會往上移並滑落到頸部位置,但現在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安全,座位都有安裝增高墊,通常不會出現類似問題。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指出,安全駕駛才是預防傷害的根本之道。(示意圖,與本新聞事件無關/翻攝自Pixabay)
究竟車禍該如何自保?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小七車觀點」創辦人小七表示,英國曾有一測試影片,讓一台20年老車以時速200公里,正面衝撞牆壁,汽車當場被撞成一團鐵球,而車內的實驗人偶即使有繫安全帶,也難以倖存。小七認為,速度是決定安全與否的第一關鍵因素,其次是撞擊位置,尤其車子的側邊及後方遭遇撞擊最危險,因大多車門及車尾的緩衝區比車頭少。
除此之外,小七也解釋,駕駛或乘客的坐姿也是安全關鍵,因大多安全帶的設計,都是在正常坐姿的前提下設計的,人體需挺直、靠著椅背才能達到最大的安全保護,並說如果當時賴溪松睡著了,身體斜傾、或靠著車門窗戶旁,受到的傷害就會比較大。他也說,若車禍翻車的話,不僅考驗車體結構是否夠堅固,也因為人的頭部離車頂近,腦部重創的機會也會增加。
▼小七說明,車子的側邊及後方遭遇撞擊最危險,因大多車門及車尾的緩衝區比車頭少。(示意圖,與本新聞事件無關/翻攝自Pixabay)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曾於官網發文,指出車輛發生事故後,未繫安全帶的潛在危險在於二次撞擊。根據撞擊實驗顯示,未繫安全帶的駕駛人在車輛發生撞擊時,會因慣性原理而將人體推擠向前、向上,前胸必撞及方向盤,前額亦會撞及擋風玻璃而受到傷害。而未繫安全帶之乘客則常因碰撞、飛出車外等,導致重創。反之,若繫上安全帶上路,在發生撞擊時,因有安全帶之拉力,使人體不致於撞及方向盤或擋風玻璃,自然就多一層安全保障。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也提醒安全帶的正確繫法,首先,安全帶不可繫得太緊;第二,安全帶肩帶應橫過胸部並跨過肩部,而非頸部,安全帶腰帶也應儘量往下拉,放在下腹;第三,孕婦繫安全帶時,腰帶應儘量放低,貼緊臀骨處,避免撞擊時以腹部受力。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指出,未繫安全帶的潛在危險在於二次撞擊。(示意圖,與本新聞事件無關/翻攝自Pixabay)
(封面示意圖,與新聞當事人無關/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