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短、傳染力強,中國大陸有高達3成透過廚餘傳染,且感染後死亡率近100%,共同生活的豬隻難以倖免,因此強化廚餘管理至關重要。
▼(圖/中央社)
台灣大學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受訪表示,非洲豬瘟是1921年首次在非洲肯亞發現的病毒,透過寄生蟲從野豬傳到家豬身上,此後便一路蔓延至非洲各國,1957年傳到歐洲、中南美洲等國家,以感染豬科動物為主,致死率幾乎達100%。
賴秀穗比喻非洲豬瘟就像是「豬界的愛滋病」。她說,豬隻一旦感染後,病毒會破壞豬隻免疫細胞、破壞血管裡的網狀細胞,使豬隻出現發燒、血便、臟器出血症狀,但因潛伏期僅4到7天,很多豬隻感染後,還來不及發現症狀就死亡,外觀看起來都白白胖胖的。
賴秀穗說,豬隻感染非洲豬瘟以後,體內雖然會產生抗體,卻無法殺死病毒,因此死亡率居高不下,且體內、排泄物、唾液都帶有病毒,這種病毒對環境抵抗力極強,傳染力相當嚇人,共同生活的豬隻幾乎難以倖免。
▼(圖/中央社)
賴秀穗強調,非洲豬瘟病毒不僅耐酸、抗鹼,還能在冷藏肉品中存活3、4個月,在冷凍肉裡甚至可長達3年以上;即便是經過處理的香腸、火腿、臘肉等加工肉品,也能存活1至2個月,只能透過攝氏90度以上高溫加熱5分鐘,才可能全部殺死。
防檢局副局長杜文珍說,中國大陸通報資料顯示,約有3成的非洲豬瘟是透過廚餘傳播,因此防堵非洲豬瘟透過廚餘傳播是件很重要的事,呼籲養豬戶一定要確實將廚餘蒸煮後,才能餵養豬隻。
▼(圖/中央社)
除此之外,廚餘又有生廚餘和熟廚餘之分,並非每一種都適合餵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蘇國澤解釋,垃圾車收廚餘的時候經常會有2個桶子,其中一個放爛葉子、爛菜的就是生廚餘,主要用來堆肥;另個桶子放已經煮熟、吃剩食物的廚餘則是熟廚餘,由於油脂較多,大多會蒸煮後用來餵豬,也可發酵後用來堆肥。
外界擔心未來若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每年數十萬公噸廚餘恐無處可去。行政院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副隊長林左祥表示,廚餘可以交給堆肥場或做成生質能原、提供實驗使用等,並非只有廚餘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