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主要的台北市長參選人17日輪流上陽明山,了解強降雨後的災情,昨(16)日晚間,他們也都有去內湖看坍方的隧道。或許有些觀眾會覺得參選人沒有實質公權力,為什麼要勘災?但如何安民心、又不淪為作秀,是天災下的政治學,政治人物的必修課。
里長vs.台北市長參選人(無)黃珊珊:「現在是單行道欸,很誇張欸,這麼大條的路單行道。」
一早衝上陽明山,勘災、溝通甚至調度,黃珊珊不改副市長時期習慣,國民黨的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也在幾小時後抵達。
台北市長參選人(國)蔣萬安vs.里長:「哇這個樹都倒了,對這個很嚴重,那麼大的樹都倒了,未來要盤點這些容易發生災害的地區。」
邊看現況、邊給承諾,緊接著來的最大陣仗是民進黨的陳時中。
台北市長參選人(民)陳時中:「當然盡到最大能力去防災,發生的時候儘快速度去救災,這都是我們以後要做的,這東西要確實來做才行。」
輕便雨衣下,陳時中戴著埔鹽順澤宮神帽,或許也想獲得三鐵好手那樣的強運,在選戰中突圍,投票前一個月,突如其來的雨災打亂所有人計畫,取消造勢,賠掉金錢和動員成本是一回事,改去哪 改做什麼,更是要緊事,行政院長蘇貞昌第一時間取消輔選,趕著坐鎮應變中心。
不只要實際去做,也要公開說明「正在做」,回顧2018年,傷了民進黨元氣的823南台灣大水災。
民眾vs.時為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2018):「對太感動了,你如果城鄉落差太大,市政府要負責。」
撇開後來的發展,這畫面確實讓人印象深刻,沒有在位者的公權力,但與災民站在一起,於是一點一點鬆動選戰鐵板,天災下的政治學考古題答案未必標準,至少很有參考價值。
如今的首都從隧道到山路,哪裡坍方哪裡就有參選人足跡,就算很難快速做出成績,也先求安民心。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