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必去景點!一幅圖帶你看盡日本橋繁華興衰

東京的前身是江戶,我喜歡在東京尋找「歷史的層次感」,不只是江戶時代以來的痕跡,還有明治維新之後的文化,或是大正、昭和時期的建築。東京的特色和有趣之處就在於─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經驗都累積在這塊土地上,不只是建築的外觀而已,還有飲食、生活用品和地景,都一層一層的累續下來。我們先用一整天走一趟日本橋吧!

 

那裡以往是水都江戶的商業、文化和生活中心。從江戶時代幾經變遷,已不復以往的模樣,但我們如何在現代中找到「歷史的層次感」呢?

 

從東京車站的八重洲出入口開始這段小旅行,往京橋、日本橋的方向走,看到許多摩天大樓。這裡以前只是個小漁村,因德川家康建江戶城,改變了一切。

 

1.天下的起點

 

德川家康建都江戶,本來沒有人的小漁村成為日本的政治中。他召募了大量工人整備這座城市,大興土木,填河造陸,在日本橋川上架起日本橋。隔年,也就是一六○四年,日本橋開始成為商業中心,並做為江戶五街道的起點。江戶五街道包含:東海道、奧州街道、日光街道、中山道、甲州街道,把日本江戶時代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串聯起來。所以日本橋就是經濟、金融和信息的起點,換句話說,德川家康的天下,從這裡開始。

 

2.從〈熙代勝覽〉看日本橋的繁華

 

想瞭解日本橋以往的榮光,透過〈熙代勝覽〉這幅圖最可以說明當時的榮景。如果大家沒看過、沒聽過〈熙代勝覽〉,這麼說吧!這幅圖可以類比中國的〈清明上河圖〉。

 

〈熙代勝覽〉是一幅展現江戶時代日本橋的寫實畫作,說起它被發現的故事十分特別。原圖本來沒有什麼名氣,在日本已不復見,後來在德國柏林的東洋美術館被發現。〈熙代勝覽〉是柏林自由大學的生物系教授Hans Joachim Custer所寄託的物品,他因為喜歡中國美術作品所以在黑市買了這幅畫,但當時相關人士可能分不大清楚日本和中國的差別,所以將之視為中國美術。

 

一九九九年Hans Joachim Custer去世,後人整理他的遺物時,由美術館的館員確認是日本的作品,並透過介紹邀請日本學習院大學的教授小林忠進行鑑定。當時美術館也在整修,隨著博物館重新開張,〈熙代勝覽〉首次向大眾公開。

 

二○○三年〈熙代勝覽〉回到日本,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和日本橋的三井美術館展示,現在回歸到柏林的國立亞洲美術館。不過,雖然無法看到本尊,但現在只要坐地鐵到三越前站,就可以看到複製圖,原畫的長度是長四三‧七公分、寬達一二三二‧二公分,在三越前站的展示圖以一‧四倍複製。

 

3.光輝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觀

 

〈熙代勝覽〉有多重要?或許不在於藝術性,而是用繪畫具體地表現了十九世紀初期(一八○五年)的日本橋街道,也就是現在的「中央通」。以往江戶時代留下的浮世繪只是呈現了部分角落,但〈熙代勝覽〉卻完整地展現了日本橋的原貌。

 

為什麼取名〈熙代勝覽〉呢?意思是指「光輝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觀」。這樣的景色就是從今川橋開始到日本橋,共七百六十公尺的商業街。畫中有八十八間商店,一千六百七十一個往來人物、二十隻狗、十三匹馬、四頭牛、一隻猴子和兩隻老鷹。一八○六年,江戶發生了一場「丙寅大火」,整個城市被燒了大半,而這幅圖是大火前的日本橋。

 

以往,想瞭解江戶時代的很多職業都只能從書本文字獲得資訊,但《熙代勝覽〉提供了畫面,提供了參照。從圖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職業,舉例來說,像是賣菜刀、鋤頭、鐮刀等刀具,或是茶碗、草鞋、和?子、壽司、藥、青菜等生活必需品,抑或是露天的茶店,有點像現在的路邊咖啡館,也看見雜耍藝人穿插其中。

 

現在的三越百貨本店就在日本橋,當時稱為三井越後屋,在〈熙代勝覽〉中也可以看到,是日本橋最大的商店。日本橋之所以成為江戶的商業中心,不僅因為它是五街道的起點,還是陸路和水路匯集之處。

 

4.水都江戶

 

現在到東京,很難想像以前這裡是個水都。四百年前的東京由小條河川貫串,城市當中的來往與運輸多靠河運。東京現在的商業中心京橋、銀座、新橋等地以往是半島狀的低地,稱為「江戶前島」,彼此之間的往來多靠船舶聯繫。由於江戶城的運輸主要靠四通八達的水道,而日本橋是江戶五街道的起點,加上江戶的廚房─日本橋魚河岸─魚市場也在此地。江戶居民的主食是江戶灣所撈捕的魚類,所以此地也是魚肉的批發市場和採買生活用品最重要的中心地帶。

 

5.世界最大城的商業中心

 

在十九世紀初期,江戶的人口超過一百萬,堪稱世界最大的城市(當時巴黎人口差不多五十萬、倫敦差不多九十萬),眾多人口所需的生活用品和相關產業都在日本橋附近聚集。

 

有些江戶時代日本橋的町名沿用到現在,像是日本橋一丁目就是「吳服町」,主要是賣和服的商人所居住的地方;二丁目以前稱做「大工町」,是建築技術工人居住之處;三丁目是「箔屋町」,是打箔職人所住的地方;過去一點的京橋一丁目以往是「桶町」,是製作木桶的工匠所住的地方。

 

一百萬人的江戶雖然沒有京都優雅細緻的文化,但由庶人發展出的文化正是以日本橋為起點。舉例來說,江戶時代大量的文學作品得以傳播主要是因為印刷業的發展,浮世繪的流傳也得益於印刷業,而主要的大的書商像是「須原屋」、「鶴屋喜右衛門」也都聚集在日本橋。

 

明治維新之後,江戶成為東京,日本進入現代國家。明治政府將日本橋設計為銀行業、金融業、保險業和運輸業等現代產業的總部。新的日本橋在一九一一(明治四十四年)成形,本來木造的橋改為石造,相當有氣勢,附近還有船舶的停靠場。從橋邊可以看到來來往往進出魚市場的船舶,明治維新後的東京基本上還是維持水都的格局,可見日本橋的重要性沒有因為明治維新而改變。

 

然而,關東大地震卻改變了水都江戶的生態。

 

6.關東大地震後的日本橋

 

江戶原本是個水都,而日本橋旁的魚市場就是江戶的胃,捕獲的魚都在此販售。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使日本橋受到重創。魚市場轉移到了築地。從此,日本橋的船舶停靠數目下降,單單成為陸運的起點,而非河運和陸運的交叉處。

 

雖然地震後,日本橋沒了魚市場,但這裡還是有相當多的百貨公司、銀行和商店,仍然維持一定的活力,即使二次世界大戰的東京遭遇大空襲,日本橋也能慢慢恢復元氣。對於日本橋發展最為不利的是舉辦東京奧運,當時隨著奧運場館的興建,東京的大規模建設也開始,加上國民都買得起汽車,路面的交通成為東京最重要的發展項目。

 

首都高速道路在奧運前完工,由於日本橋沒有了魚市場,河面來往的船隻減少了,所以高速公路就蓋在河面上,高架道路從日本橋上穿過去,使得日本橋的空間變得緊縮,缺乏以往開闊的格局。

 

隨著東京的發展,新宿、澀谷、池袋都發展出不同的購物人潮和商業模式。在時代更迭中,日本橋逐漸喪失了活力,對於這裡的百貨公司、商店和周邊的老舖來說, 日本橋應該如何有創新的發展模式?如何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一提到日本橋就浮現一定的印象?

 

最近的「日本橋再生計畫」想將日本橋構築成「歷史的商業區」,重新建構這裡的記憶和文化,其具體想法如何落實在街角的每一處呢?讓我們一邊在日本橋散步,一邊認識甦醒的城市記憶吧!

 

7.日本橋的散步

 

走過今日的日本橋,還可以看到「日本國道路元標」,此處是日本道路的基準點(起點),沿襲江戶五街道的起點,明治維新後也將此做為日本道路的起始。

 

日本橋最吸引人的建築就是高島屋和三越,這兩家知名的百貨公司是江戶時代創立的知名雜貨店,在時代潮流下轉變成百貨公司。到日本橋這兩家百貨公司購物,可以順便參觀這兩棟歷史性建築。

 

本文節錄:【東京歷史迷走】一書/圖片來源為時報出版提供

 

 

東京 日本橋 小漁村 德川家康 江戶城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