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境「無法改變」?都是「自我綑綁」惹得禍

文/林俐Li Lin 愛心理編輯

明明生活、職場或感情逐漸有了走下坡的感覺,好像需要做些調整才能使它們恢復原先的狀態,甚至自發性的改變有機會讓它們獲得更好的結果,但你卻無法放心的邁開腳步,真正去執行些新的重塑計畫。

你之所以不改變現狀,有可能是因為陷入下列三種原因:

▼ (圖/Getty Images)


陷入「自我羊群」的迷思中

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是心理學上非常著名的從眾行為理論,講述著只要領頭羊就算往危險的坑洞跳下去,其他的羊群也會不顧一切的跟隨著牠,以人的觀點來說就是,沒有經過思索,直接採納他人的決定,完全不顧決定是否正確。

而心理學家Dan Ariely提出的「自我羊群效應(self-herding effect)」,是指將帶領者的角色更換成「過去的自己」,由於你認為在最初做決定時,已經經過非常嚴密的思考才下了判斷,所以現在的你拒絕再花更多的時間,去釐清之前做的判斷是否正確,而盲目的跟從了過去的自己。

▼ (圖/Getty Images)


無法承受懊悔的感受

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驗,選擇題考試時,某一個題目你一直猶豫著到底要選哪一個選項,最終在交卷前夕,你還是把原本選填的答案擦掉,換成另一個可能的選項,然後在考試結果出爐時,你才發現因為最後所做的更動,讓自己喪失了分數,而感到後悔不已!

「懊悔」來自一種做出錯誤決定的感覺(2013,Rolf Dobelli),我們大多時候將「更動」認定為「選擇」。為了避免承擔可能產生懊悔的後果,而決定「維持現狀」,以防自己陷入「啊!早知道就不要這麼做了!」的後悔情緒中,卻忘了其實「維持現狀」也是另一種選擇,並且抹滅了可能會「更好」的結果。

▼ (圖/Getty Images)


「預設值」影響你的判斷

多數的人在買了新的電腦回家後,就算知道可以隨著自己的喜好調整設定,最後還是會直接使用廠商設定的預設值不去做更動,就是「預設值效應」簡單的例子。

你可能會說:「生活並沒有預設值啊!那怎麼以這樣的效應作為解釋呢?」

即使沒有預設值,預設值效應依然起作用:我們會直接將過去的經驗當作個人的預設值,並且將現狀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1]。簡單來說,我們對太多的東西感到習以為常,且並無意識到預設值對我們行為造成的影響,時常無意識的面臨某種處境,就算新的選擇出現,而且也確定它的確比原本的更好,我們仍然傾向於保持原先的狀態。

▼ (圖/Getty Images)



你發覺自己也可能陷入上述的狀況中,卻依然無法決定自己是否要調整腳步,在這邊提供你幾個問題可以在評估前進行思考:

-現狀出了什麼問題?如果維持的話,最糟的處境會是什麼?
-我想要改善現狀嗎?如果選擇執行改變,那麼可能會面臨什麼結果,有機會更好嗎?


或許「改變」,並不總是最好的選項,但它確實提供了創造新機會的無窮可能。重要的是,時時提高自我覺察,別再進入放棄選擇權的人生!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