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文/
瑪那熊
「為什麼這麼努力,卻還是沒女友?」Ian像是洩氣的皮球,眼神空洞彷彿已經不抱希望。他是個非常認真的學生,兩年前Ian開始閱讀各種把妹文章,從網路到書籍、國內或國外,都不斷細讀與筆記。他也接連在參加許多戀愛課程,砸了不少錢進去,涉獵的領域也相當多元,大部分市面上能找到的課程都去過了。
「但你知道嗎?以前讀書會或群組的戰友陸續脫單,但我還是魯蛇一個。」從言談中聽得出來Ian的確心灰意冷,「老實說,我也不期待你能幫我什麼。」
『我很敬佩你這麼努力學習,』接著我問道,『你跟女生互動時,比較喜歡用哪些流派的方法?』
「跟女生互動?」Ian面有難色,「老實說,我沒什麼經驗。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
『怎麼說呢?』我問。
「就…感覺學得還不夠啊。」
『OK,Ian,你被知識焦慮給纏上了。』
不只Ian,我遇過好幾個類似情況的男生: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體力不斷學習各式愛情理論技巧。這群男生很努力,也很有目標,但為什麼卻還是孤家寡人?
一、知識誠可貴,常識價更高
許多單身男總想得到「一套神奇話術、技巧或SOP,一用出來能立刻把到妹」。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同流派、搭訕方法、聊天技巧、自信提升或愛情理論,甚至NLP、冷讀、心理學等讓這些男人不斷去尋找、學習。百家爭鳴其實反而容易讓你感到焦慮,好似怎麼學都不夠,一怠惰就落後別人、不夠「厲害」。加上不論書籍或課程,這類把妹知識多少經過精美包裝與行銷,更讓我們趨之若鶩、有心向學,成為不斷吸取的海綿,卻沒有填飽的一天,總想找尋更強大有用的知識。
然而,愛情是人際互動的一種,除了知識,也別忽略基本功:常識的重要。若說知識是標靶特效藥,常識就是調養打底的中藥。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在演講被聽眾質問「你說的很有道理,但都是些common sense啊?」阿德勒不急不徐地回覆:「是的,但很多人連common sense都缺乏。」
「不要剛認識就像身家調查一直問隱私」、「聊天由淺而深,從現在延伸到過去、未來」、「發問與分享需兼顧」、「擴展生活圈,整理有趣獨特的經驗成為話題」,這些都算是常識。但往往因為「太過日常」而被忽略,與妹子互動時太著重話術、讀心等「炫招」,讓簡單的聊天變得僵化刻意,慘一點還可能被當成怪咖,得不償失啊。
二、比學習力更關鍵的是「執行力」
許多人因為焦慮不斷累積知識,然而在把妹這個領域,「經驗」更為重要。無論你想透過互動來展現魅力,或是經由搭訕增加認識管道,都需要實際操作,才能瞭解如何將書中內容轉為動作。尤其在網路世代,大部分的把妹知識、常識都不難找到,學習已經成為基本門檻,有無執行力去trial and error才是關鍵。
聊天、搭訕、吸引都屬於「人際技能」,上再多的課、看再多的文章,如果沒有走出房門與妹子互動,不但浪費了你之前的努力,還可能淪為鍵盤情聖,講得一口把妹道理卻萬年單身!其實不只這領域,不管學什麼都必經「練習」之路。研究「黃金20小時學習法」的大師Josh Kaufman所提出的十項原則,便提到大量練習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別忘了,實戰經驗才是幫助你找出盲點、做出調整、讓技能逐漸達到自動化等級的核心方法。
很多男人只學不練,說穿了是怕失敗、怕尷尬,覺得永遠還沒學夠、尚未準備好,不斷找尋新的把妹知識或課程,做為逃避的正當理由。為什麼被拒絕就代表你很差?為什麼你覺得首次出擊就要表現完美?「不能失敗」的信念如同潛意識中的枷鎖,讓我們的勇氣逐漸生鏽消逝。心理學的學習理論提到,習得某項技能的初期,本來正確率/成功率就較低,不需自我要求過高,以免失去學習動機。別因擔心知識不夠而卻步,實戰中求進步才是王道。不管上街搭訕、參加活動認識,甚至是生活中已有交集的人,都大膽開口互動吧!
心理諮商的後現代學派有句至理名言:「沒有失敗,只有回饋」。將每一次的互動當成「練習」,而非「考試」,重點再讓自己更精熟如何聊天、吸引,而非是否完美。祝福你!
本文經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學把妹卻愈把不到妹?小心掉入2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