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搞笑影片主題是「成功者睡前會做的10件事」
最後結論是:只要你成功以後,管你睡前打幾次手槍都超有道理啦!
仔細觀察華人思維,不難發現,我們的文化中對於「人性的脈絡」可以說全然的不重視,白話來說,我們總是狹隘的去關注結果發生當下的狀態,反而很少人把整件事情的因果關係、來龍去脈做出全盤的評價。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孔子
結合野史來看,其實孔丘年輕的時候也是「極端自我」的,在當代的眼光來看,搞不好可以比擬麻辣教師GTO,極端具有個人風格、思想前衛且自成一格,也因為如此,才能在一開始吸引到第一批「信徒」有了教義、信徒、教主三個重點元素後,接著逐漸成為有點類似現在所稱「教主」的形象。
從這個節點來看,孔子一開始能順利「創教」的理由在於「極端自我」就像任何一個新興宗教或政黨組織,初期教主的個人特色通常很強、強到能主導教團的方向,且剛好教義又能打中「當代信徒的潛意識」的需求,但反面來說,野史對於孔子的個人行為也有諸多批判,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看到那種怪咖,搞不好還會跟你說「你在大聲什麼啦!」
在這一個階段,如果孔子沒有自我感覺良好、呈現極端自我的狀態,那麼可想而知,絕對很難吸引到信徒的青睞,教團也就根本不可能會成立,說不定歷史上我們也根本不知道有孔子這號人物了。
然而時光匆匆,過了幾十年的光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照樣沒有停止,孔子與信徒們經歷了眾多生老病死,曾經意氣風發、也體會過失意被生活追著跑,正因為看透了人生無常,於是終究領略到「中庸」類似的主張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已經有點類似佛家、道家思維中的「過猶不及」
眼尖的朋友應該已經能看出端倪,如果拿後期的孔子去看年輕時候的孔子,估計老孔會對小孔諄諄教誨,說做人不要太機掰,要多給人家留餘地、個性不要太極端、說話別太大聲。
但真正的問題來了:若小孔當年沒有經歷過這樣極端自我的過程,以至於教團與信徒發展到這個較為成熟的階段,你老孔現在有機會站在Ted舞台上對我說三道四嗎?
現實中,肯定有很多長輩們,都會講述類似情境的故事來勸告年輕人:
「當年我富賈一方,把天下掌握在手中!可惜總沒有給別人、給自己留下後路,老了以後還是會非常感概,如果有機會彌補......」
從老人的角度來看,說這句話絕對是誠心誠意的,但,這一輩子也再無法驗證,如我回到過去換個做法,人生會有什麼不同,會不會照樣有這樣的成就、且那些遺憾都被滿足?亦或是如果當年他中庸,現在就會感慨當年不衝一點呢?
個人認為比較可信的現實脈絡是:
多數成功者年輕的時候之所以突出一格,在於他們思考與人不同、敢衝敢做、自我意識強,反觀檯面上國內外的企業家,幾乎都有這樣的性格,尤其創造當年台灣奇蹟的傳產老闆們,自我的性格都非常明顯,而郭董就是代表。
到了後期什麼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之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面貌的體悟、自知年事漸高對利益對金錢也逐漸看淡,很自然會趨於「極致的保守」,再也不想衝了,並且會用當時的保守觀點去「教化」年輕人,因此,市面上永遠都會有成功的老人留下類似的規勸。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大概也是這個意境吧?
我自己回過頭看過去剛創業之前,大學的時期真的是完全的極端自我,那時懷抱著熱情、每天上網跟人家瘋狂論戰,不惜樹敵、卻也因此獲得非常多朋友追蹤至今,工作上也是衝到底、簡單來說根本沒有想太多的衝。
多年後的今天逐漸放下鋒芒,幾乎沒有再熱衷於與人爭執,或許是已經認清「有些人不需要改變」的真理,年輕時候的熱血與衝動都褪去,當年碰到別人質疑的時候,都會想要拚個輸贏,現在縱使被故意羞辱,也只會開車去十八標壓壓驚。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創業的事情,我想我會這樣說:
很多人都認為極端自我、碰一鼻子灰是自取其辱,我更認為那是這一條路上必經的過程,如果你這輩子沒有走過那一段路,你不會獲得那些寶貴的人生經驗,幾乎就不可能走到最後「老了以後有人願意聽你嘴砲」的機會。
若不趁年輕與他人拚個高下,難道要等到老了以後跑不動了才要拚嗎?若不趁年輕追求世俗膚淺的享受,難道你要等到老了以後反應遲鈍了才去享受開車的樂趣?還是要等到味覺快沒了才去嘗試天下美食?又或是年紀一大把才穿上昂貴的西裝幻想年輕時的模樣?
很多事情年輕的時候做、與老了以後才做感觸完全不同,別說什麼膚淺,親自體驗之前整天喊膚淺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悲,世界上有這麼多美好的事物,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沒有完美的人生,每個人都肯定有某些遺憾,我只知道,老死之前絕對不要去感概這段人生太無聊白活了!」
與其一直沉溺在老年人與你完全不同人生體悟的勸戒,不如花這個時間,找到離自己更接近的對象加以學習,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圖文/你要當好人還是廢物? 全台資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