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pixabay
很多人常常
耳朵一癢就開始東挖西摳,殊不知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刺穿耳膜。日前一名媽媽在幫3歲小朋友用棉花棒
清潔耳垢時,不慎太過用力,竟然失手將孩子的耳膜弄破。對此醫師表示,耳垢對於耳道有保護作用,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潔功能,沒必要經常掏耳朵。除非已累積太多,或耳道進水潮濕,不然其實不用特別清理。
醫師表示小朋友耳道較短,可能是大人在幫忙清潔時,用的是成人掏耳棒,因此容易刺傷耳膜。其實耳朵不適合常清理,常掏耳朵不僅不利於耳朵健康還會對耳朵帶來傷害。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潔功能,沒有必要經常掏。耳屎的學名是「耵聹」,是外耳道軟骨部上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耵聹可以阻擋從外界進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塵和小蟲,以保護耳膜;同時也能使皮膚保持一定濕度。
挖耳朵如果方法不當,會將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響聽力;如果挖時過度用力,損傷外耳道皮膚甚至耳膜,細菌趁機侵入,就會形成外耳道炎;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進而出血。
正常情況下,耳屎會緩慢地從耳道內向耳道口移動,在空氣中乾燥而結成黃色薄片,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不斷脫落排出耳外,根本沒有堵塞耳道的問題,小朋友也不用特別清理。
建議如要清潔耳道,可使用柔軟材質的掏耳棒,沾點水軟化耳垢,或是用沾濕棉花棒輕輕擦拭即可,以防耳道受傷。如果是油性耳道,耳屎不易自行乾燥和排出,可先行用棉花棒,沾少許75%的酒精進行清潔。平時經常擦拭清潔外耳道。一般半個月左右掏一次耳朵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