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朱姵慈
2004年8月27日,台灣體壇最重要的日子,千萬民眾引頸期盼的一天終於到來,主播忍不住留下男兒淚,雀躍地幾乎用吼的,「跆拳道選手陳詩欣,在雅典奧運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成功為台灣摘下奧運第一面金牌」。
羊兒屬過一輪,台灣跆拳道沒能再等到一面奧運金牌。
口哨短聲急促響起,跆拳道選手,無論男女都依自己步調,把腿踢得高也夠狠。前進後退,抓著鏡頭跟不上的節奏,我時而閃、時而向前,貪心地想捕捉近距離的力道,仍深怕被踢得臉歪嘴斜。其中一個起腳,敏捷得向我臉上揚起一陣風。她是陳詩欣,集教練、老師、博士班學生與母親於一身,目前在花蓮為台灣尋覓金牌接班人。
陳詩欣總說,從絢爛歸於平淡,一切歸零。但她的光芒並沒有因時光飛逝而淡去,跟著她一整天的我非常確定,她的光環不是奧運金牌賦予的,而是自己親手用汗水鑲的。早上7點起床,九點上工,訓練第一批小選手,下午還有一節,簡單吃個便當,讓腦袋得到短暫的喘息,精密訓練在後頭。夕陽西下,血液沸騰的體育館劃破花蓮的寧靜,整整12小時馬不停蹄,受訪也是抓空檔勉強湊出來的。
訓練場最突兀的莫過於一對在大哥哥、大姐姐競技中穿梭,不到五歲的小朋友,他們是陳詩欣的小寶貝,姐姐雙子座、弟弟天秤座,他們在訓練場上騎著三輪車,玩鬼抓人、追趕彼此,風向的天真快樂與面面俱到的天蠍座媽媽實在對比,互動仍相當親密。兩個人兀自地找樂子,一隻甲蟲也可以逗笑個半天。晚上九點半,陳詩欣從教練的身分下崗,媽媽回來了,弟弟上前拉她的小腿討抱抱。
母愛光輝發光得淋漓盡致,陳詩欣也是小選手們的「半個媽媽」。老公董俊男跟我說,把民宿免費提供給小選手們背後其實有段故事。曾有一對偏鄉的原住民三姊妹為了上一堂跆拳道課,天天舟車勞頓,老公送他們回山上再返家,都已經三更半夜。詩欣不捨,索性將原本經營的民宿讓出來,變成「選手村」。住在這裡兩年的梁宸瑋不擅言詞,但他害羞地跟我說「她有想到我們」。那天,花蓮遭逢颱風豪雨,陳詩欣買早餐,叫他們下來一起吃。
無須過多華麗的辭藻,僅僅是最簡單的日常,我看到的,他人感受的,台灣之光的氣度與不凡根本無需穿鑿附會。
一切歸零!陳詩欣在花蓮親手培育金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