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天王豬哥亮15日清晨,因為癌細胞轉移至腹腔、肺臟、肝臟,併發肝衰竭,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70歲,回顧過去豬哥亮縱橫演藝圈的成就,如今也將化為塵土,讓人無限感傷!然而,這也讓不少人再度重視健康的問題。「癌症」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冠,而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生率更是不斷竄升,到底該如何預防?如何發現?如何治療呢?讓我們一一告訴你。
●如何預防?
台灣近年大腸癌發生率竄升,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民眾每多運用5項習慣其中的一項,就能大大降低13%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如果5項全部都做到,就能降低23%的風險。
1.每天最少運動30分鐘。
2.男性不超過14杯,女性每週喝酒不超過7杯
3.不要抽菸。
4.健康飲食:多吃高纖水果蔬菜、盡量少吃加工肉品,脂肪攝取量應佔總熱量30%以下。
5. 男性不超過102公分、女性腰圍不超過88公分(以台灣來說標準為男90公分、女80公)。
●如何發現?
其實平常沖馬桶之前,可能花一分鐘的時間,就能夠早期發現大腸癌的徵兆,醫師表示,如果發現大便變得小條,而且常常覺得解不乾淨、或便便出血或糞便帶血,又或者常常感覺體力衰減或貧血頭暈,都是前兆。
由於大腸癌發生的位置無法透過外觀或觸診發現,必須要透過大腸鏡才能確認,國民健康署也從前幾年開始就免費補助50至74歲的危險族群進行糞便潛血篩檢,民眾可至合作醫療院所或各地衛生局所,每2年都可接受一次免費糞便潛血免疫檢查。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是檢查過程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也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如何治療?
其實豬哥亮在2012年身體就開始出現狀況,心肌梗塞、心臟、手指感染的毛病層出不窮,直到2014年5月豬哥亮自己出示了醫院診斷書,自曝罹患大腸癌2期,但因為神明指示和掛心兒女事業和電影拍攝進度,後來還是堅持吃中藥、不願開刀。
其實以現代的醫學技術,癌症早就不是絕症,反而是慢性病,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由於大腸癌多是瘜肉演變,癌變時間需要5~10年,只要在尚未惡化之前先割除瘜肉,即可避免形成惡性腫瘤。5年存活率都超過九成,是所有癌症中最容易被控制的。
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仍以外科手術為主,但力求傷口微小化已成趨勢。早期開腸剖肚、傷口長達20公分的傳統手術,近來已被傷口較小、病人恢復快的腹腔鏡手術取代,讓病人早點排氣,出院時間縮短兩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已證實,大腸直腸癌的腹腔鏡手術和傳統手術的復發率及存活率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