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畫面,非當事畫面。(圖/東森新聞)
文/住展房屋網
過去十多年房價高漲,投資門檻上揚,與動輒數百、數千萬的陽宅相較,人們往生後所需的「陰宅」,顯得十分便宜。加以活人隨著少子化會愈來愈少,住房需求也可能降低;但人往生後基本上不會再爬起來,因此死人只會愈來愈多,著眼於此,因此不少民眾認為陰宅未來性十足,興起投資陰宅的意念。
然而投資陰宅其實陷阱重重,如先前即有媒體報導受騙個案。該案例之消費者因不知北市塔位僅慈恩塔可合法買賣,其餘寺廟塔位只能以捐香油錢的方式取得使用權,因而誤信殯葬業者將來可轉賣獲利的說詞,把信義區的房子賣掉,砸千萬買進北投一間寺廟的80個塔位,直到欲轉賣才發現無法脫手,遂向議員陳情。
墓地/塔位買賣因存在諸多限制,且多數都只能取得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因此不熟悉法規的民眾,很容易受騙上當;此外,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陰宅性質特殊,市場性不如陽宅,貿然投資風險甚大。
陽宅因具有換屋、投資、置產、安親等多元用途,故需求昌旺,許多民眾名下常不只一筆房地;但陰宅用途單一,即往生後安置,且若不遷葬,一個人只會用到一次,加上近年安葬方式多元化,樹葬、海葬等興起,許多民眾身後並不打算安放在墓穴或塔位中,因此陰宅的需求量其實不如想像中強烈。
再者,國人對生死議題向來敏感,大多數人非到緊要關頭,都盡量避免觸及身後事,因此平時想脫手陰宅,難度遠比預期來得高,且不同於陽宅賣不掉還能出租,陰宅若無法脫手就只能閒置,面臨套牢的窘境,假如民眾買進的是具所有權的陰宅,還得負擔房屋稅、地價稅等持有成本,故即便陰宅投資門檻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在市場性不足的情況下,還是保守看待為宜。
本文獲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