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馬達跨足國際 進軍低軌衛星無人機

聽新聞
無人機市場是片新藍海,這次研發團隊碰到的困境,不是將馬達由大變小,而是在原料製程端涉及的國安考量。(圖/東森新聞)
無人機市場是片新藍海,這次研發團隊碰到的困境,不是將馬達由大變小,而是在原料製程端涉及的國安考量。(圖/東森新聞)

你知道全球第一顆電動車馬達,是從台灣製造出來的嗎,位在苗栗縣銅鑼鄉的一家馬達製造廠,2005年,大膽接下美國電動車大廠訂單,花了6年時間研發成功,協助電動車順利上市,也打響了MIT的名號,現在,因應賴清德總統宣示要發展無人機和低軌衛星,這一家馬達製造商,也成功跨領域,以卓越的經驗值,為進軍國際做好準備。

從全球最大產值的電動車(特斯拉)關鍵零件,到最新航空器無人機,要驅動這些複雜機械,靠的是一顆顆馬達,苗栗銅鑼就有這樣一間廠房,打造出來的馬達行銷世界,位居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位置。

古銅色金線層層纏繞先掛線材再入線,最後送進馬達,七大零組件結合一體,一條龍作業22個工作站接力,平均七分鐘就能組裝一組動力系統,卓越的效能和技術,獲得日系電動車廠海量的訂單需求。

富田電機副總經理孫正吉:「車用有關係到人命,有做到不良的,我也要百分之百把它攔下來。」

從傳統工業跨足現代電動車,這緣分要從2005年說起,當時美國電動車大廠在美日韓各國尋尋覓覓沒人敢接單,只有台灣敢接這燙手山芋,六年後,在這裡催生出全球第一顆電動車用馬達,400多公斤工業馬達改製成60公斤重的電動車用,堪稱不可能的任務,這是「傳產」轉型「能源科技」的重要轉捩點,但光這樣還不夠。

從全球最大產值的電動車(特斯拉)關鍵零件,到最新航空器無人機,要驅動這些複雜機械,靠的是一顆顆馬達。
從全球最大產值的電動車(特斯拉)關鍵零件,到最新航空器無人機,要驅動這些複雜機械,靠的是一顆顆馬達。(圖/東森新聞)

富田電機董事長張金鋒:「我們一直跟美國大車廠合作,相對的它長大一定會有風險,我們市場太集中,甚至於它在2027準備去中國投資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轉化,做其他的電動載具。」

產業變化速度比馬達運轉還快,有一天廠區來了名客人開口出了大難題,因為這次要做的是體積更小的無人機。

富田電機副總孫正吉:「客戶看我們做電動車了,他說你們是不是能做,但我們很急,只有兩個月你們能接,我們就把它接下來了。」

無人機市場是片新藍海,這次研發團隊碰到的困境,不是將馬達由大變小,而是在原料製程端涉及的國安考量。

富田電機副總孫正吉:「一定要百分百國產化,但台灣有一些副件無法都在台灣製造,我們也試著輔導廠商,跟廠商說你去研發,我們一起合作,讓你投入國產化,無人機一定要MIT,這樣你軍用農用才不會被人家管控。」

無人機是未來科技之戰,賴清德總統就職大典,就宣示要加強無人機國家隊開發,喊出要把台灣打造成亞太重要供應鏈中心。
無人機是未來科技之戰,賴清德總統就職大典,就宣示要加強無人機國家隊開發,喊出要把台灣打造成亞太重要供應鏈中心。(圖/東森新聞)

無人機是未來科技之戰,賴清德總統就職大典,就宣示要加強無人機國家隊開發,喊出要把台灣打造成亞太重要供應鏈中心,還要加入低軌衛星的太空戰。

2030年全球太空產值將達9兆台幣,這種靠近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能讓許多無法接收訊號地區傳輸通訊,打造低軌衛星的球型馬達技術性更高,是各國爭相研發的領域。

富田電機董事長董事長張金鋒:「低軌衛星球型馬達,以前不是球型,以前要做三軸,控制三顆馬達,其實以前要靠進口。」

帶領傳統工業翻身的靈魂人物是董事長張金鋒,他是務農家庭出身讀了技職工專,退伍後踏入電機產業,民國74年迎來台灣經濟起飛,張金鋒的創業路就此展開。

富田電機董事長董事長張金鋒:「整個那時候景氣就上來,大家都滿缺馬達電器這一塊,當時很多人找我創業,後來我爸爸說與其這樣,不如兄弟姊妹一起集資。」

工廠在1988年草創,當時還只是簡單設備,人力不到30人,他從一個農家子弟白手起家,到如今坐擁台中 苗栗兩大廠房,還接下全球各地訂單,當別人懼怕新科技的未知領域,張金鋒卻選擇勇往直前,培養研發團隊不斷創新,隨著科技市場不斷改變,傳統產業華麗轉型,目標布局全球市場,要擦亮MIT的招牌。

富田電機 無人機 馬達 MIT 全球市場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