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22號颱風「銀杏」目前位於北緯18.0度、東經124.7度,正以每小時8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西移動。針對今年秋颱一個接一個的情況,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表示,「今年,秋天的颱風確實比較多!」截至目前,已經生成了12個秋季颱風,而且他預計11月仍可能會有新的颱風形成。其中,最令他擔心的是,秋颱可能引發的共伴效應。
林得恩5日在臉書中發文指出,根據統計,1991至2020年間,西北太平洋海域每年生成的颱風平均數量為:9月5.1個,10月3.3個,11月2.2個,總計約10.6個。而今年截至目前,已經生成12個秋季颱風,且預計11月還會有颱風生成。
林得恩進一步指出,像山陀兒、潭美及康芮等颱風,已經對台灣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和風雨災情。此外,他特別擔心的是,當秋季颱風或熱帶擾動的路徑,經過巴士海峽或菲律賓北部陸地時,颱風外圍環流雲系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常會在台灣東北外海附近形成輻合,進而在北部及東北部迎風面,造成強烈且集中的遠距降雨,並延長整體降雨的影響時間。
對此,林得恩也說道,「2021年的圓規颱風,及2022年的尼莎颱風,都是令人記憶猶新的案例」。貼文曝光後,引來不少網友喊道,「不要再來了」、「夏天的太平洋高壓太可怕了...颱風都生不出來」。
其中,也有網友好奇問道,「是不是有可能因為全球暖化,以及相關的因素綜合,影響了夏天颱風的發展,進而導致颱風會延後發展呢?變成秋颱不斷地生成」。針對此問題,林得恩也現身解釋道,「是的,今年的颱風的確有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