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相/獨家專訪器捐家屬 少年大愛 嘉惠人間

聽新聞
台灣推動器官捐贈的風氣,還需要加把勁。(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台灣推動器官捐贈的風氣,還需要加把勁。(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台灣推動器官捐贈的風氣,還需要加把勁。去年全台等待捐贈的人數高達13000多人,但捐贈者只有400多人,主要原因除了死後保留全屍的觀念,法規上也有疏漏,怎麼回事?一起來看!

值勤期間遭無照少年撞上,兩度判定腦死,年僅21歲的員警楊庭豪,家屬決定讓他遺愛人間。移植團隊:「救了很多人,救了十幾個家庭,捐出來的有心臟、肺臟、胰臟、肝臟、腎臟、眼角膜還有血管。」

即使家屬不捨,也幫他在生命盡頭完成助人心願。只是這樣的案例在台灣並不多。目前有8000多人等待腎臟移植,眼角膜1240人,肝臟943人,心臟300多人,總計急需器官移植的人超過11000多人,但今年以來捐贈者卻僅有206人,因為在台灣,器捐實在窒礙難行。

他是熱血老兵朱永濟臨終前在後背刺上遺願,表明捐血、捐髓、捐器官。慶幸的是,家屬最終認同他的決定,實現了大愛。即使簽屬器捐意願書並在健保卡註記,臨終前能不能捐也不是自己說了算。

台大器官勸募協調師蘇家輝護理師:「在最後我們遇到意外了,或是遇到生命的末期了,我們要簽署器捐同意書、手術同意書的時候,還是必須要由家屬來做簽署。其實很多狀況是,我有這樣的器捐意願,我去做(健保卡)註記,但其實家屬之間不知道。」

華人傳統觀念認為,親人過世必須保留遺體完整,家屬簽下同意書等於讓死者再次進入手術室,接受另一種磨難,這談何容易。

器捐英雄李政曄媽媽陳碧燕:「我光是想,我心就好像針在紮的那種痛,那是我的肉耶,真的那是我的肉。因為他從出生到要離開都是跟我睡,沒有離開過我半步,所以你就可以想象,我們母子之間的感情是多麼的好。」

臉上掛著淚痕,道出對兒子的思念。6年前,年僅國一的李政曄罹患心肌病變,卻遲遲等不到換心。苦撐3年,不敵病魔離世,他留下一個心願,一度讓媽媽天人交戰。

器捐英雄李政曄媽媽陳碧燕:「要幫他簽放棄急救了的同時,我就想說,他一再的跟我講要做器官捐贈。爸爸一口氣就回絕,就罵我,就覺得說我好殘忍。他已經病這麼久走人了,我還要在他身上這割一塊那割一塊,我一個媽媽這樣做的好殘忍。」

身為人母的陳碧燕何嘗捨得,但想起這是兒子臨終的最後遺願,再怎麼痛也得力排眾議勇敢一次。

器捐英雄李政曄媽媽陳碧燕:「他說與其留著給蟲蛀,不如留給需要的人。所以這一句話就很有力氣的把它簽下去。簽下去以後變成換成長輩在罵我了。」

直到整理遺物時,發現李政曄曾在筆記本上留下這段話「我要捐器官」,加上捐贈的器官幫助了無數家庭,好消息傳回才讓親友逐漸諒解,政曄的遺願隱含著大愛。

器捐英雄李政曄媽媽陳碧燕:「社工跟我說,我們家政曄光是骨骼部分受惠了50多個骨癌小朋友。我就覺得我生平做對的,唯一做對的一件事情。他的身體腐爛了,但是他是用另一種方式還在我們身邊。」

不僅捐出了骨頭,還有韌帶以及眼角膜等造福社會。多數人認為這是善的循環,但在亞洲國家,實際捐贈比例極低。台灣每百萬人僅5.85人器捐,南韓9.32,日本1.21,而美國、西班牙都接近50人,東西方國家相距甚遠。

台大器官勸募團隊召集人周迺寬醫師:「表示我們台灣的生命教育還做得不夠好,這生命教育不確定的時候,你再講器官捐贈是沒辦法提升的。」

器捐英雄李政曄媽媽陳碧燕:「我就立下說,我以後一定要捐得比政曄多,因為化成一堆灰,你再怎麼個(保留)全屍都是一樣。」

傳統觀念讓器官捐贈窒礙難行,醫療院所針對民情也祭出配套。

台大器官勸募協調師蘇家輝護理師:「像腹內器官的方面,確實有這個科技在逐漸的發展,那我們就會視情況幫他回填進去。例如說捐心臟,我們可能就是用3D列印心臟幫他回填進去。」

生命的意義是終身教育,並非一朝一夕輕易更改。不過,看看當年僅16歲的李政曄,無私奉獻、遺愛人間,也正以另一種形式活在人們心中。

器官捐贈 家屬 大愛 腦死 老兵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京我們來了!中華隊猛打賞11:3力克澳洲取得晉級門票!

東京我們來了!中華隊猛打賞11:3力克澳洲取得晉級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