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正在興建當中,未來將是台灣的北美、東南亞航線重心,現在卻爆出連接航廈間的「自駕電動巴士」大幅撤換團隊!得標半年的成運汽車,把自駕系統從原本的夥伴「理立」,改由工研院取代,外界擔心兩方系統會不會有安全疑慮,甚至恐怕來不及趕上2027年上路。
工程車大型機具進進出出,巨型鋼樑搭起建築雛形,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趕工中,力拼2027年完工,將成為台灣北美東南亞航線大本營,但現在卻傳出,關鍵航廈接駁巴士爆換血爭議。東森財經記者:「後方這整片工地就是桃園機場的第三航廈,而未來連接一航,還有記者現在所在的二航都將使用自駕電動巴士來載客,比如說像轉機等等需求,不過卻傳出大幅更換團隊。」
原本航廈間交通都是用電車,但因每年維修費用將近億元才拍板改自駕公車,由成運汽車以17億元得標,自己做電動巴士找來理立負責自駕系統,不料短短半年,成運卻以「工研院更優秀」更換夥伴理立,讓市場質疑背後實情。財經專家黃世聰:「也是很罕見,因為畢竟你已經是當初得標的廠商,那得標的廠商中途又換了相關的技術夥伴,這個可能合約到底能不能走下去,我覺得這個可能都還要持續討論。」
對此成運證實換團隊,表示一切都依法依合約執行,不過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卻說,原則上不得變更分包商,合約責任尚未釐清,眼下又因為理立工研院,設計的系統截然不同,如何善後,會不會有安全疑慮也成了燙手山芋。汽車達人葉明德:「更換一套系統,你必須要整合像,光達紅外線然後長短波,怎麼樣確保它安全,其實只有不斷的測試。」
未來包括,華航、長榮、星宇都將進駐三航廈,這一換系統恐怕從測試就得全部重來,如果銜接不當或是接駁系統延遲,不只是把旅客當成白老鼠,還可能淪為國際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