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車地下街「南北」兩樣情! 電玩、服飾集客力強

聽新聞
台北地下街這幾年夯,每到周末假日有不少年輕人、動漫迷來逛街。(圖/東森新聞)
台北地下街這幾年夯,每到周末假日有不少年輕人、動漫迷來逛街。(圖/東森新聞)

台北車站很多人說像大迷宮!北車周圍出口多,地下街也很多,包括台北、站前、中山,三條地下街。其中台北地下街這幾年夯,每到周末假日,不少年輕人、動漫迷,經營團隊也辦不少活動;反觀站前地下街冷清很多,呈現兩樣情。

台北地下街,平日下午逛街人潮不少,不只有拖著行李的旅客,經過地下街的遊客也有人是「專程來逛街」。不過另一頭的站前地下街,同樣是地下街,但「人潮卻差很大」。

對比台北地下街,站前地下街除了靠近捷運站這一側,人潮較多,越往後面走人越來越少,甚至好幾間店面直接貼出「招租廣告」,對比Y區台北地下街,九成店面燈火通明,商圈熱絡冷清兩樣情。

Y區地下街理事主席劉育豪:「地下街最強的地方,就是我們主要是動漫跟電玩的部分。」Y區地下街過去並沒有這麼熱鬧,能把客人帶下樓,關鍵之一在這裡。

明明一樣是要前往台北地下街,不過現場觀察可以發現,如果是要徒步走下樓的這個出入口,人潮並不多,對比有這手扶梯的出入口,相比之下平時出入的人就比較多。

行政服務中心副理張慧芸:「我們存了10年的錢去做了一座手扶梯,然後這一座手扶梯,一上去就是剛好在迪化街。」

另外從位置來看,地下街分成五大區,像是R區從北車銜接到中山區,商圈人潮平假日都不少;而捷運站M區,因為是高鐵、台鐵到捷運站,必經通道人流也多;Z區雖然緊鄰捷運站,樓上又有百貨,但對比Y區能走到迪化塔城街,人潮還是有落差。

從商圈經營型態來看,台北地下街拆成四大區塊,分成美食區、資訊區、百貨區及服飾區,當中靠著「動漫電玩」吸引親子族群,再加上「平價服飾」來吸客,另外美食區也靠著各種異國料理,吸引外籍旅客上門消費。

行政服務中心副理張慧芸:「我們會跟很多的產業做異業結合,譬如說學校團體,他如果想要來做表演演奏,我們可能只跟他們收清潔費,讓他有表演的舞台。」

人潮帶動錢潮,商圈各自出招,無非是希望能吸引更多客人上門。

北車 地下街 店家 站前地下街 台北地下街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Live/小白兔又失言!?郭智輝再爆金句:電價太便宜會浪費!

Live/小白兔又失言!?郭智輝再爆金句:電價太便宜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