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造成「下清水橋」震垮,工程單位在晚間搶通,讓小車可以通行,團隊在旁邊的日治時期舊橋面,鋪上好幾根H型鋼梁紮根固定,就算餘震不斷,還是堅固能用。不過下清水橋也遭質疑,同樣經過大地震,為何日本人蓋的古橋比較堅固?而我們也獨家訪問到當年下清水橋的監工,他打包票絕對沒有偷工減料,否則沒有辦法承受50年來的大小地震。
★延伸閱讀★ 搜救犬Wilson首次出任務就立功!尋獲罹難者下落
重回橋塌現場,原本的下清水橋震垮,隧道口變懸崖,好在旁邊還有舊橋,日治時期蓋的舊橋代打上陣,橋面已經鋪上柏油讓小車可以走,不過橋寬只有5米太窄,工程單位拆掉護欄,爭取空間,同時也強化耐重,橋面10公尺,H鋼12公尺長,鋪設23支H鋼銜接到兩端公路,不過也引發討論,有人質疑同樣經過大地震,難道日本人蓋的建物比較堅固嗎?下清水橋監工曾先生:「0206(地震)那時候就滿大的,它(下清水橋)就沒有掉下去,這次比那次更大才掉下去,如果它是偷工減料,它沒有辦法承受50幾年,我對自己工程非常有信心。」
★延伸閱讀★ 花蓮人被餘震嚇怕了!她逛全聯「見1畫面」心疼爆!
一張張泛黃照片是1970年代施工畫面,正中間的就是下清水橋,旁邊的就是古橋,當年負責監工的曾先生看著一手拉拔的下清水橋崩塌,難過到不行,下清水橋監工曾先生:「我一看哇,心裡是有點難過,因為畢竟那時做橋是很辛苦的,那個地方很荒涼,民國59年、60年,清水那個地方是山區道路,連瓦斯都沒有,都要砍木柴,水要去接。」
曾大哥回憶古橋載重只有8公噸,加上前後是彎道,巴士根本無法通過才會蓋新橋,加上早年也沒有這麼多大車,把兩座橋拿來比較不公平,但也好在團隊留下這座舊橋,意外成為眼下最好用的救急道路。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