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南宮吃丁酒保平安從清朝乾隆年間就開始流傳下來,農村時代民眾家裡前一年如果有生男添丁的,元宵節當天就會拿閹雞祭拜;生女生的則是準備豬頭皮跟豬肉塊,元宵隔天再由廟方將雞冠和雞尾切下給出丁家帶回,剩下的祭品煮成麻油雞,讓鄰居親友分享福氣和喜悅,因此吃丁酒也稱為吃福。
藉此感謝土地公保佑也被列為,北天燈、南烽炮、中丁酒的重要元宵活動。儘管改為發放料理包,但象徵子孫綿延添丁發財,意義不變。
民眾:「因為其實它可以節省廟方人員一些流程,不用耗費那麼多人力去煮;再來他採用料理包的方式,也可以減少一些食材的浪費。」
民眾:「這是非常方便跟便利的,因為這樣一包一包的裝袋其實比較衛生,而且不怕沒有吃完的話會造成食材的浪費。」
當天上午9點將在水濂瀑布前停車場開始發送,吃素的民眾也會有素包素粽和麵和米糕等料理。預料又會吸引大批民眾前往排隊,一起來吃平安分享福氣。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