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生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 花蓮考古館:比中樂透難

聽新聞

清華大學人社院2年級學生林嘉樂、利恩得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昨天在北三棧考古遺址一處農田進行地表踏查,眼尖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館長溫孟威笑稱,比中樂透還難。

林嘉樂、利恩得選修考古相關課程,利用寒假到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2至3週,協助整理、量測標本、導覽等館內日常工作。

⚾世界棒球12強⚾超級循環賽 鎖定 CH51 東森新聞

實習學生昨天前往北三棧考古遺址,在一處休耕的私人農田進行地表遺址踏查,林嘉樂、利恩得在農田表面發現人獸形玉玦。

館方人員將這塊人獸形玉玦帶回清理,推測是距今2700年前的史前文物,高2.9公分、寬1.5公分、厚度約0.3公分,不過頭部毀損。

花蓮考古博物館長溫孟威指出,這處農地還有農耕行為,過去多次踏查發現不少玉器,首次發現人獸形玉玦,很多考古人員入行數10年都不一定能碰到,2名女大生第一次踏查就發現,這機率堪比中樂透。

溫孟威指出,這塊人獸形玉玦與被指定為國寶的卑南遺址人獸形玉玦,同樣都屬人形裝飾的玉飾品,按照表面的斑紋,確認是來自花蓮的豐田玉,有趣的是,胸口有鑽洞,推測因為珍貴稀有,受損後也捨不得丟,改做項鍊配戴。

溫孟威說,豐田玉製作與使用是花岡山文化重要特徵,距今約3500年至2200年前,一群在奇萊平原生活的人群,掌握豐田玉材料及製作技術,甚至交易到全台、越南及菲律賓等國。

他指出,人獸形玉玦因為稀珍且昂貴,有特殊身分的人才能擁有,因此考古界稱為「威望商品」,在全台出土約40件,花蓮連同這件共5件,未來都會展示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封面圖/翻攝自 清大考古 臉書)

清大 學生 花蓮 考古 玉玦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棒球聊天室】11/21(四) 10:45 中華VS委內瑞拉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棒球聊天室】11/21(四) 10:45 中華VS委內瑞拉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