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變成河川,想要渡河只靠著一條細繩,大人背著孩子驚險通過,村莊變成汪洋,就是因為2017年天秤颱風夾帶豪雨,重創菲律賓,當時造成160人死亡,超過150人失蹤,「天秤」也因此被除名,改名為「小犬」。儘管小犬現在只是輕颱,但卡在東北季風影響,威力依舊不容小覷。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秋天的颱風簡稱為秋颱,不過我們氣象上秋颱的定義,因為地形跟東北季風,加上台灣外圍帶來的水氣,就可以很容易有所謂的共伴效應,兩個系統合在一起,造成持續性而且劇烈地降雨,那我們通常就會造成秋颱。」
最典型的秋颱就是2015年強颱杜鵑,宜蘭颳起17級陣風,當年還被氣象署稱為「小鋼炮」,盤點過去3大秋颱,2000年「象神」,豪雨釀積水,全台共有64人死亡;2009年「芭瑪」,東北部及東部地區出現超大豪雨,造成1死,農損1.3億元;還有2010年「梅姬」,宜蘭災情最重,蘇花公路也有多處坍方,總共造成38死,農損1.3億元。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雙十節這個連假期間,開始東北季風會越來越增強,一直到11月12月都是顯著東北季風增強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有任何一個颱風它在菲律賓附近,縱使沒有來台灣,都很容易有這種秋颱的共伴效應,造成了劇烈降雨。」
相較於夏季的颱風,與陸地「直球對決」,詭譎多變的秋颱與北方的東北季風產生交互作用,豪雨走後門偷襲,帶來危害不可輕忽。
(封面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