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花束表達心情或是傳遞訊息,把這份美好給給在意的人,但花價也會浮動嗎?寫下糟糕的消費經驗,有消費者在桃園一間花店訂了一束鮮花,當下說好香檳玫瑰每朵25元,訂20朵當場付清5百元,2天後接到老闆娘電話,說因為花缺貨,需要跟同行調貨一朵漲價為30元,所以需要補100元價差。後來越想越不對勁,為什麼已經付清成立好的契約,可以單方面說漲價就漲價,沒有花不是應該店家想辦法,怎麼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民眾:「錢都付了,為什麼我還要多領(付)5元。」
店家不給退,只好摸摸鼻子,按到約定時間取花,但花朵有超小朵的香檳玫瑰,和花瓣掉光到只剩下花心的也拿出來賣。當事店家:「啊那一天我也忘了跟他講說,每天花價價錢不同,如果比較偏高你要補我差價,後來他跟我反映了,那我也就說好算了。」
店家坦承疏失,當初沒先提醒客人,後來也沒有多收錢,但花價就像菜價,遇到天熱天冷多雨,或是初一、十五都會變貴,加上極端氣候下花價都比往年貴,花店如何販售考驗經營智慧。非當事店家:「他如果一樣是那個東西,然後頂多因為我們要調貨,單價變高我們只能自行吸收,因為其實額度不大,好好地做生意,把生意的眼光放遠一點。」
消保官李大鵬:「就是不合理的,因為契約已經講好多少價格,雙方就按照契約來履行就好。」消保官認定,如果契約已經講好價格,就得按照當初議定數字,多或少都不行,只是為了100元要多收,多少影響商譽形象。
(封面圖/翻攝自D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