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經常有地震的發生。全台灣人都急於破解的謎題「下一次大地震是什麼時候?」。「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臉書粉專表示,以地震週期來看,平均每30年,台灣就會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的大地震,因此,氣象局曝兩大關鍵的國民任務。
▼中央氣象局預估台灣每30年就會有一次災害型大地震。(圖/翻攝自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臉書)
「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臉書粉專指出,「有紀錄以來,臺灣曾經發生15次百人以上死亡的災害地震,千人以上死亡的災害地震也有驚人的5次」,這讓全台灣人都想知道「下一次大地震是什麼時候?」。
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在地球科學界,科學家常常會估算某斷層、某地區的地震間隔時間,計算出地震的週期。雖然科學家可以透過挖掘斷層槽溝、地震紀錄來了解某個斷層兩次錯動的間隔時間,但是隨著斷層位態的改變、構造環境的條件不同,我們仍然很難精確估計下一次錯動的時間。
因此,雖然我們知道地震週期在學術研究上有其統計和科學的意義,但我們可以把地震週期作為防災準備工作的參考!面對讓人毫無防備的地震災害,不論你聽到的地震週期有多久,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才是上上之道,「提升你我防災意識、熟悉防震演練,才是最關鍵的國民任務。」
▼常被誤解的防災觀念,氣象局致力杜絕這些錯誤迷思。(圖/翻攝自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臉書)
除此之外,中央氣象局也曾公開「2022年國家級警報發布數量的縣市排名」,榮登榜首的就是台東縣,但花、東抱走冠亞軍不意外,沒想到第三名竟然是嘉義縣。
▼中央氣象局公布「2022年國家級警報發布數量縣市排名」。(圖/翻攝自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臉書)
明明都是台灣人,各地區對警報的熟悉程度卻差很大,西北部地區的民眾幾乎很少聽過警報響的聲音,澎湖縣民眾也超過 4 年沒有聽到震耳欲聾的警報聲了。
不過,因台灣地震頻繁,中央氣象局致力於開發地震預警系統,希望可以在地震波抵達各處之前,提早警示大家盡速避難,但也為了避免中小型地震、無嚴重致災風險的告警訊息造成民眾困擾,氣象局也訂定兩個發布警報條件,「預估地震規模5.0以上、預估震度達4級以上」。
(封面圖/翻攝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