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現在正展出唐朝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以及唐朝的懷素小草千字文,這兩件珍貴的文物都屬於台灣知名企業家林伯壽寄存,而且已經寄存在故宮幾十年了,但最近故宮卻以空間不足為理由,要求林家後代取回,不禁讓學者質疑,畢竟這兩件作品曾受邀到日本參展,也被各界認為是非常珍貴的真跡,如今故宮主動退回不展了,以後民眾無緣再見。
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早已不復存在,因此唐摹本格外珍貴,尤其又以唐朝褚遂良的這幅黃絹本蘭亭卷最為著名,而這幅真跡被收藏在台北故宮,不過屬於台灣著名企業家林伯壽所寄存的,但最近故宮卻以空間不足,表示要將文物退回,等於民眾未來無法再看到這件珍品。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故宮到現在還在借助於蘭千山館的寄存,來豐富它策展的內容,怎麼會叫做不需要,他如果說故宮太小了,放不下這些東西,50多年來故宮都放得下,而現在故宮還在不停地增建。」
故宮的說法讓學界難以接受,畢竟林柏壽寄存的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卷,以及唐懷素小草千字文,曾經被邀請至日本東京參展,價值珍貴,行家更預估市值可能達到上億港幣,而直到民國68年,林伯壽精選了331件珍品寄存在故宮,是希望能供專業人士研究與保存之外,也能讓世人一睹流傳以久的真跡,故宮卻以本院庫房空間有限,不宜長年提供私人無償寄放,會耗費資源為由,通知合約期滿的寄存人取回,其中還包含清朝華嵒的寫生冊以及野燒圖,未來都可能不會再見。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大概10月底到期,合約到期,沒想到故宮就主動的通知,請你們拿回去。」
而蘭千山館寄存文物,從民國57年原名還是中山博物院的隔年,民國58年一路寄存到現在,歷經8任院長共53年的時間都沒問題,怎麼會突然不願繼續展出,飽受質疑。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書畫不敢去碰器物,文獻不敢去碰書畫,故宮分工彼此之間壁壘是分明的,文獻處的處長調去做器物處的處長,他怎麼能夠理解器物處保管的流程。」
尤其故宮最近又被爆料毀損文物,不禁令外界心疼文物不被珍視,而故宮爭議連爆多日,週末一早的故宮也因此聲名大噪,甚至出現許多年輕人前來看展,也看出歷史文物的在許多人心中,意義非凡。
(封面圖/翻攝自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