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人都可洗牙!醫曝「5類人」直接洗恐有生命危險

聽新聞

在台灣13歲以上國民,每半年都可以洗牙一次,是健保給付的治療項目,許多民眾都會定期去診所洗牙。不過牙醫師柯佩伶就提醒,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洗牙,甚至有的還會有身命危險,她表示「有特定心臟瓣膜疾病或狀況的人,不能直接洗牙,必須事前先服用抗生素」。

 

▼牙醫師柯佩伶提醒,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洗牙。(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近日,牙醫師柯佩伶在臉書粉絲專頁《牙柯醫生》中發文指出,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引,如果心臟瓣膜有特定情況,在進行「侵入性牙科處置」前,需服用「預防性抗生素」,否則可能引發「細菌性心內膜炎」。柯佩伶解釋,細菌性心內膜炎是指心臟瓣膜或心臟內膜遭細菌感染,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器官與組織的情形,若不及時治療,恐怕會有生命危險,對此,柯佩伶也整理出5種,心臟瓣膜疾病或特定情況:

1. 有人工心臟瓣膜。

2. 曾經有過感染性心內膜炎病史(表示本身為高風險群)。

3. 心臟移植後,有瓣膜方面問題。

4. 先天性心臟病,沒有修補過或是修補不完全。

5. 先天性心臟病已修補完成,但仍在術後6個月內。

 

▼牙醫師柯佩伶表示,有心臟瓣膜疾病或特定情況者,不能直接洗牙。(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柯佩伶表示,上述5類人在接受牙科侵入性處置前,皆需服用針對某些身體特殊情況,事前或術後使用的抗生素,以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的情況,且應於侵入性處置前半小時到一小時服用。

 

▼有5類人,在洗牙前需要服用特定種類抗生素,以確保不會有生命危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最後,她強調很多人都不知道「洗牙」也算是侵入性處置的一種,因為洗牙時會接觸到牙齒周圍牙齦組織,仍有可能造成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另外,侵入性治療不只洗牙,像是牙周治療、根管治療、拔牙、植牙、補骨等牙科手術,其實等也都包含在內,建議民眾在進行這些治療前都要多加注意。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洗牙 疾病 心臟 牙齒 死亡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