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隔後快篩仍然陽性的護理人員到底該不該上班? 台中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一名物理治療師確診隔離,5月16日隔離期滿,17日解隔離,但他做了快篩還是陽性,最後自行決定正常上班,被民眾質可能對跟他接觸的病患造成染疫風險,但由於解隔後沒有防疫假也沒有補助,重返職場又會有風險,讓護理人員陷入兩難。
物理治療師協助患者進行復健,大部分的動作都需要和患者近距離接觸,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一名物理治療師,5月9號確診隔離,直到16號隔天17號解隔離,但當天早上他做了快篩還是陽性,請示主管後,主管請他自行決定,最後他決定正常上班,但卻引發爭議。
烏日林新醫院行政部主任葉宇泰:「這位同仁在5月17號,解除隔離日當天,因為沒有症狀,所以他就返回醫院來工作,醫院是遵照5月10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
儘管醫院強調,符合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準則,也經由這名治療師同意後才來上班,但復健科主要的病人,多半是中風或行動不便患者,免疫力相對弱,很難保證不會被傳染,因此遭到民眾投訴,不過醫護人員也是有苦說不出,因為隔離期滿後就沒有防疫假,也沒有相關補助,除非請扣薪的病假或事假,加上現階段,各醫療院所人力不足,如果有經濟壓力的,也只能硬著頭皮上班。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召回的陰性工作者,仍然人力資源也是不夠的話,才可以把無症狀或輕症的確診者召回,而且本人必須要同意。」
烏日林新醫院行政部主任葉宇泰:「醫院的防疫工作,常常會跟著中央滾動式的政策不斷調整,有時政策來的又急又快,醫院有時候常常也是會措手不及。」
台中市政府則表示,解隔離後快篩陽性的民眾,建議在家多休息不要上班,但居隔政策一改再改,醫療量能面臨緊繃,確診後沒有症狀的醫護人員,也只能在健康和經濟兩者壓力間做出抉擇。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