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本土確診數成長迅速,為了緩解醫療量能,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三種身分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民眾視同確診也於今(12)日上路,而指揮中心也於記者會宣布,國內新增65,44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5,385例本土個案及61例境外移入(4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7例死亡。
▼今增65385本土。(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5,385例本土病例,為31,102例男性、34,146例女性、13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788例)、臺北市(10,751例)、桃園市(10,039例)、臺中市(3,830例)、高雄市(3,261例)、臺南市(2,332例)、基隆市(1,876例)、新竹縣(1,348例)、花蓮縣(1,259例)、宜蘭縣(1,186例)、屏東縣(1,061例)、彰化縣(1,000例)、新竹市(851例)、苗栗縣(760例)、雲林縣(613例)、臺東縣(392例)、嘉義縣(362例)、南投縣(354例)、嘉義市(172例)、金門縣(78例)、澎湖縣(67例)、連江縣(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增79中重症。(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例具慢性病史、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9日至5月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5日至5月10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284,35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712,480例排除),其中570,870例確診,分別為12,052例境外移入、558,76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6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5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63例、臺北市346例、基隆市41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6例、新竹縣14例、臺中市7例、宜蘭縣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4例、苗栗縣3例、高雄市、雲林縣、南投縣、臺南市及臺東縣各2例、新竹市及嘉義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今日死亡個案。(圖/指揮中心提供)
昨日再增5萬7188例本土個案,醫師沈政男也指出,從這個數字來看,新增曲線確實被壓平一些了。不是因為黑數,也不是確診量能觸頂,而是疫情真的緩解一些了,原因在於人流移動指數因為民眾自發行為而下降了,從最新Google移動指數來看,已經遠遠低於前年二月疫情水準,也達到去年五月疫情一半水準了。
沈政男也提到,在曲線壓平一些以後,高峰已經延到五月下旬,不會在五月中旬出現了。以這樣被壓平的曲線,高峰約每日新增二十萬例,而以每一百五十例需要一張病床,平均每床住五天來計算,約需六千多床,剛好是現在空床數,因此醫療量能應該是不會被衝垮。至於死亡率,目前還是很低,只有萬分之2.3,沒有必要悲觀。
▼沈政男表示Google移動指數已經遠遠低於前年二月疫情水準。(圖/翻攝自沈政男臉書)
沈政男也說明,台北昨天新增確診病例為什麼增加不大,從中重症比例並沒有增加來看,並不是因為黑數,而是台北的Rt值確實下降了,「以我的估算,高峰會延到十一天後,也就是5月22日,而當天數目是2.6萬。新北的Rt值也下降了,但相關數字我就不算了,可依此類推。中南部疫情落後雙北約八、九天,因此跟北部加總起來,會在五月底產生全國高峰」。當然,如果確診量能不夠,那就只會反映確診量能。還有如果人流指數繼續自發下降,Rt值繼續降低,那麼曲線也會更加平坦,當然也會拉得更長一些。至於何時能真正緩解,沈政男認為,以現有數據還難以判斷,也不必急著判斷。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