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日部分縣市兒童莫德納疫苗開打,許多學校都做好萬全準備,桃園校方還擔心小朋友暈針,特別將休息區打造成電影院,讓小朋友放鬆心情,只是施打人數仍比預計的較少。沒想到今(3)日卻傳出有學生施打疫苗後不舒服,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彰化大城鄉潭墘國小傳出一名一年級學生施打後不舒服,自述胸痛,體溫則為36.9度,今日未到校上課。經家長帶到醫院檢查一切正常,但因疫苗引起的不適感,醫師仍建議他在家中休息一日。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20日拍板,同意6至11歲孩童接種莫德納疫苗,今(2)日在高雄、桃園等部分縣市開始施打。為因應國內這波Omicron的傳播,許多家長不免擔心小孩因此染疫,如今開放疫苗也有副作用的疑慮。對此,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博士何美鄉就替家長們解惑,若出現一狀況強烈建議接種。
▼部分縣市今開打兒童疫苗。(圖/東森新聞)
針對是否需要施打兒童疫苗,何美鄉提到,「若以ACIP召集人所說,這波Omicron疫苗,台灣兒童致死率是萬分之一。那當然要打,但第一次聽到這數字的直覺反應是『這數據字有問題』。」她認為,數據有待考證,若以此為是否施打依據,可能無法做出準確判斷。
何美鄉收集了美國COVID感染兒童的資料,當中將目前盛行的Omicron數據給獨立出來,顯示「美國18歲以下兒童,在Omicron流行期間,COVID致死率是萬分之0.51; 而Omicron之前,則是萬分之0.98。」而兒童愈小,死亡率愈高,不過這份報告沒有區分兒童年齡層。
▼兒童致死率在Omicron流行後出現改變。(圖/翻攝自何美鄉 臉書)
何美鄉再提出世界兒童基金會的資料,當中顯示0至4歲兒童死亡人數,是最多死亡人數的族群(以每5年分),所以5-11歲感染Omicron的死亡率,一定是小於萬分之0.51。另外還有美國CDC所做出的兒童COVID住院住院報告,顯示0至4歲佔了貢獻了一半以上的兒童住院率,而5至11歲約不超過1/4,以此可知道,0至4歲的兒童染疫後危險性更高。事實上,在2日記者會上,陳時中就坦言,新增1例未滿1歲女童的重症案例,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救治。
▼0至4歲兒童染疫後的死亡及住院率都較高,不過目前不屬於施打對象。(示意圖/Unsplash)
最後,何美鄉再提出美國CDC的報告,當中指出,有69%的住院小孩都有慢性疾病,健康小孩感染後的住院風險更低。何美鄉參考多項數據得出結論,表示健康小孩感染新冠後,住院及死亡風險並不高,因此施打後副作用及染疫症狀的利弊可由父母價值觀衡量,但是她建議,「兒童若有慢性病則強烈建議接種。」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