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花蓮發生規模6點6地震,今年以來規模超過6以上的地震、這已經是第三起。氣象局認為,台灣周邊地區的地震活躍期可能開始上升。台大教授直言,要注意是東部外海的海溝型地震,恐怕會引發規模8以上強震。
23號凌晨地牛翻身,花蓮縣近海出現規模6.6地震,餘震也有規模6.1。
加上1/3規模6地震,今年規模6以上已經有3起,氣象局分析台灣每年芮氏規模6以上地震平均2.5個,今年超過平均值 ,認為台灣地震活躍期開始在上升。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台灣的50幾條活動斷層,40幾條活動斷層,我們只有4條知道它的週期,絕大部分的斷層,我們不知道週期,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引發一個比較大的地震,所以我想沒有一個什麼『活躍期』的這種說法。」
3月發生大地震也有人想到,11年前的311大地震,但花蓮規模6.6地震是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碰撞造成;311地震規模都超過9,則是是太平洋板塊跟北美板塊碰撞。兩者是不一樣的板塊,和這次花蓮地震無關。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規模6以上地震,它一定會去牽動,旁邊的那些那些斷層,可能引發一些地震,所以這個倒是我們要特別注意。」
這一次花蓮地震屬於池上斷層,但也有專家提醒要注意東部外海的琉球海溝,週期是100年左右,距離上次1920年已超過百年,未來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東邊和南邊,各有一個海溝,所以這個地方來講,我們認為它的,它有可能會引發,規模到8以上的這種大地震,因為它要累積能量會非常大就是,所以我們這幾年,也在特別關注,剛才講的花蓮的外海這個,琉球海溝的一個地震。」
若在外海發生規模8,教授說傳到本島大概震度也有7以上。
地牛翻身翻不停,學者緊盯給出示警。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