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四叉貓」自稱接種1劑高端疫苗後去驗抗體,但數值偏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每個人打疫苗後抗體反應都不同,自曝他以前打B肝疫苗也都沒反應。
▼網紅「四叉貓」自稱接種高端後去檢驗抗體。(圖/東森新聞)
網紅「四叉貓」劉宇席在接種高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15天後,前往診所進行檢驗抗體,自稱「有產生抗體但數值偏低」。
▼網紅「四叉貓」劉宇在臉書分享檢驗高端後產生抗體的數據。(圖/翻攝自四叉貓臉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檢測抗體是個人自由,他不會鼓勵或反對,但以個案當作通案討論並不符合科學精神,每個人接種疫苗後,抗體有高有低,有些人甚至不會產生抗體,更自曝「我自己以前打B肝疫苗也都沒反應」。
陳時中說,對於接種疫苗後沒有產生抗體者該怎麼處理,補打哪些疫苗,都還有待國際間研究。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指出,打完第1劑疫苗後沒驗到抗體「是意料中的事」,因此疫苗才會設計接種2劑,透過第2劑加強免疫系統反應,才能稱為具有完整保護力。
▼網紅「四叉貓」劉宇最近時常發表與高端疫苗相關的貼文。(圖/翻攝自四叉貓臉書)
除此之外,使用不同抗體檢驗試劑、以不同檢驗方式檢測,出來的結果也可能不同,羅一鈞說,目前核准的抗體試劑很多,有些抗體數值50以上呈現陽性、50以下呈現陰性,但卻忽略抗體生成是連續性的,今天20、明天可能就30,保護力每一天都不一樣,單看一個時間點的抗體值,意義不大。
羅一鈞強調,疫情期間之所以要檢測抗體,主要用於了解群聚個案中的感染前後、感染史等疫調工作;另外,即便是接種疫苗後,也有很多抗體的檢測項目和解讀方式,必須由有疫苗背景專業的人來解讀,因此建議不用特別檢驗。
(封面圖/翻攝自四叉貓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