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上廁所解出「血便」時會當作痔瘡,自行買藥治療,但醫師就提醒「血便」為辨識大腸癌的關鍵指標,並分享一個案例,一名36歲工程師不斷拉出血便,卻把它當成痔瘡,買痔瘡藥膏擦了一陣子都沒好,拖了很久才終於就醫治療,但醫師診斷已是「直腸癌末期」,病灶遍及整個腹腔,最後,該名男子治療不到半年就不幸過世。
▼男子有血便的困擾。(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東森綜合台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一個案例,他表示曾遇過一名36歲工程師主訴「一直解血便」,卻將它當成痔瘡治療,當他去找工廠的護理師時,得到「沒關係,痔瘡藥膏擦擦就好」的答案,因此拖延了治療時間,擦藥膏一段時間後,病灶未得到改善,最後才就醫治療。蕭敦仁醫師就說「(觀察)血便很重要,不過有人無關緊要,有人緊張兮兮!」但血便絕對是不可輕忽的警訊。
接著,蕭敦仁醫師表示,後來幫男子照了大腸鏡,診斷出來是「直腸癌末期」,手術時讓醫師無奈,因為「已經整個腹腔都是了,關起來再過半年就走掉了」,令人不勝唏噓,他強調「糞便是來自腸道的健康訊息,正常便便呈現香蕉狀、顏色漂亮,若變紅、變黃變紅都屬異常」,因此,上廁所遇到血便的情況千萬不要輕忽,特別是一開始以「疑似痔瘡」來治療,但又遲遲未得到改善時,就該盡速就醫。
▼起初,男子以為只是痔瘡。(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另外,蕭敦仁又舉了一個例子,讓大家知道篩檢的重要性,他提到,一名55歲國中老師每2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前2年發現陽性反應,就馬上加做大腸鏡檢查,果真在橫結腸處找出最早期的大腸癌。醫師表示,糞便潛血肉眼看不出來,只能在顯微鏡下發現一點點血絲,但就足以發現非常早期的大腸癌,如果發現大腸癌時為零期、一期的存活率就可達90%,到第四期可能就剩下不到10%,因此呼籲民眾如廁後都要檢視「從腸道送來的健康訊息」。
▼男子最後被診斷出為直腸癌末期。(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醫師提醒民眾要注意「從腸道送來的健康訊息」。(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