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升溫,我國新增的本土確診人數居高不下,疫情警戒也升至三級,社會上開始出現不少封城聲音,還有不少人跟風喊著封城口號,卻沒考慮到伴隨而來的社會、經濟、民生層面影響。近日就有一位旅居澳洲的台灣人,他經歷過4次封城,最長的一次長達近半年,他就點出不少問題,讓不少人反思。
該名37歲的網友在臉書上表示,他住在澳洲維多利亞州已經有8年,且在2年內經歷過高社會福利民主國家4次封城,當時光是維多利亞州單日確診就到過700多例,連續2個月每天都有破百人確診,當地花了5個月封城才完成病例清零。原PO說明,那些喊著封城口號的人可以想想,假設你每天只能在家裡工作,因為疫情公司營運受影響一周只能給你上3天班、薪水只剩6成的情況。
而薪水受影響,代表房租、水電、瓦斯、網路、手機費等日常開銷扣一扣都剩不了多少「剩台幣3000元給你吃三餐過1個月」,然後外出1小時只能是為了工作、緊急看病、採買生活所需,且活動範圍限制在家的5公里內,也不能有人陪同,然後外出之後才發現很多商店不是倒閉就是根本沒開,就算開了物資也可能被搶光,短時間內生活條件將變得相當嚴苛,網友直白表示「封城這件事,最簡單來說,就是在看你口袋夠不夠深」。
▼封城之後大家經濟將大受影響。(圖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在這樣的生活下,沒有人能保證多久可以結束封城,而民眾能撐多久,即使經濟能力允許,心理上也可能出問題,原PO提到,大家可以忍受長時間無法和家人見面嗎?能接受生活環境只剩下那幾坪的家居空間?擔心經濟的同時還不能出門散心,舉例光是維多利亞州在封城時心理諮商電話案件數增加了30%、年輕人自我傷害緊急送醫的數量比起前年同期增加了33%。
▼年輕人封城後自我傷害緊急送醫的數量比起前年同期增加了33%。(圖/東森新聞)
原PO也點出,公民或永久居留的居民當然享有紓困、補貼、減稅等,但也要考慮到學生簽、打工度假簽、其他簽證的人,如果他們走不掉、沒錢沒工作沒地方住、不幸染疫或遭受意外,屆時會產生額外的封城社會成本,再加上社會福利再怎麼努力都一定會有其疏漏或瑕疵,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也會不盡相同,誰能保證靠社會福利就能安然度過,原PO表示他對於封城不贊同也不反對,只希望大家在考量清楚後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昧跟風喊封城。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