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華語流行音樂融入數位科技 當代美學沉浸式體驗觸動人心

2020/11/26 16:32 東森新聞 字級:
讀稿
華語流行音樂融入數位科技  當代美學沉浸式體驗觸動人心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再添殊榮!《Memory & Music》特展榮獲2021德國設計獎(German Design Award) 卓越建築設計-展覽類「特別獎」,這也是繼「德國紅點設計獎」、「金點設計獎」、「臺北設計獎」後,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又一次獲得國際設計大獎的肯定。

 

德國設計獎是歷史悠久的國際設計競賽,由德國國家級機構「德國設計委員會」主辦,是極少數得到德國官方認可的獎項,在設計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來自全球60個國家的參賽作品高達4,172件,經過評審團專家小組以嚴苛的標準評選之後,2018年由臺北文創和台灣大MyMusic聯合主辦、Plan b統籌策劃、archicake 築點設計負責協力策畫和空間設計的臺北文創記憶中心《Memory & Music》特展,因為將華語流行音樂的類比元素、和當代數位互動科技相互融合,在現代美學風格的戶外展館中,為觀眾帶來深刻難忘的沉浸式感官體驗,贏得評審團一致好評,獲頒2021德國設計獎卓越建築設計展覽類特別獎。

 

「音樂與記憶的關聯密不可分,」臺北文創副總經理劉麗惠表示,「流行音樂尤其容易勾起我們對人生特定時光的記憶,因此,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和MyMusic合作主辦《Memory & Music》特展,梳理出不同年代的華語流行音樂脈絡,帶大家重溫那些曾經在我們人生不同階段製造出不同記憶的歌曲,並應用數位科技擴充音樂創作的可能性。很榮幸能獲得德國設計獎肯定,也謝謝Plan b團隊、築點設計、和所有參與的專家及音樂人一起打造了很棒的展覽,讓各界看到臺北文創努力推動文創活動與市民交流的用心。」

 

這次獲獎的作品是由Plan b策展人陳韻竹負責,她表示,「不同時空的生活經驗影響創作,相似的記憶凝聚形塑流行。《Memory & Music》很幸運能和多位圍繞流行音樂相關產業的『音樂人』一起合作,從不同視角觀察、透過展覽呈現出多元豐富的觀點,同時開啟了跨時代、跨媒介針對流行音樂的的交流對話,經過碰撞與融合而產生更多共鳴和反思。」

 

實體虛擬並置 打造超越想像的沉浸式體驗
2018臺北文創記憶中心《Memory & Music》特展,是根據MyMusic、Hit FM、政府公開資料、和唱片公司所提供的100組華語流行音樂數據為出發點,邀請音樂人陳珊妮、朱敬然、丁度嵐、桑布伊等,以及視覺設計師廖小子、社會學家李明璁、文化觀察家張鐵志等22位專家,跨界梳理、探索、重現華語流行音樂在不同年代中的呈現形式、社會影響力、和產業結構演化等面貌,利用最新VR科技打造新穎的動態展示內容,讓觀眾親身印證數位科技對流行音樂未來發展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

 

此外,知名文化評論者詹偉雄特別自過去半世紀(1968~2017)的華語流行歌曲中,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並在MyMusic串流平台的技術支援下,於戶外的50座小亭子提供聆聽,一座亭子代表一個年份,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一座找到屬於自己18歲時的青春記憶,讓觀眾隨著舊時旋律穿越時光隧道,完成跨世代的心靈交流。《Memory & Music》特展共吸引超過78,000人次參觀,是當年台灣討論度最高的策展之一,更被Shopping Design雜誌選為「2018 Taiwan Design BEST 100最佳概念展覽活動」。

 

▼《Memory & Music》以現代風格的展館設計、虛實並置的沉浸式體驗,獲2021德國設計獎殊榮。

 

國內外10座大獎肯定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累積參觀人次逾20萬人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是臺北文創於2016年開辦的大型展覽,每屆選擇一件與台灣生活記憶有關的主題,就其文化脈絡進行梳理與整合之後,串連跨領域、跨世代的頂尖設計師、創作者、及本土品牌共同策展,藉合作與對話,進一步匯聚、推升台灣文創聲量,共創台灣設計的跨界能量場。

 

除了不斷創新戶外展覽的載體形式,臺北文創記憶中心更著重強化互動科技應用,讓觀眾在虛實交錯之間累積更多層次的觀展體驗,迄今為止,已在國內外摘下10座設計大獎,除了2021德國設計獎之外,還包括德國紅點設計獎、台北設計獎、金點設計獎、Shopping Design Award等獎項。展出主題從「正體字」、「米」、「Memory & Music」、到今年10月剛落幕的「早餐店文化」等,不但每次都引起文創界熱烈討論與迴響,累積觀展人次更超過了20萬人。(更多展覽內容請詳:https://tnhcc.com.tw/ )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自2016年開辦,歷年累積參觀人次逾20萬人。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上一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