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17日)開始,指揮中心擴大社區監測,目前全台有20間醫院能提供檢疫作業,得派人天天在負壓實驗室輪班,而且一台機器一天只能檢疫30件,未來如果採檢對象愈來愈多,恐怕人力和機器都會吃緊。
人員忙著在生物安全操作櫃裡,萃取檢體準備做採檢,進到實驗室裡,從防護衣、帽子、口罩、面罩,全副武裝,要跟團隊溝通也只能靠打電話。
新光醫院病理檢驗科技術組長林志諺:「那個資料夾在這裡,在前面這裡。」
從17日開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加強社區監測擴大對象,包含十四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治療三日未好轉等肺炎個案,都須加強採檢送驗,這麼一來對檢疫人力可是一大挑戰,目前全台有20間醫院能檢疫,第二批加入的新光醫院,總共有6位人員輪班一天一位,也趕緊請廠區人員,加緊幫他們訓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加強社區監測擴大對象。 (圖/東森新聞)
新光醫院病理檢驗科技術組長林志諺:「各組分攤人力會有點吃緊情況下,(總醫檢師)他自己就拋磚引玉,身先士卒,頭一個自己先跳下來做,所以他把行政業務先放一邊,每個人都至少會做到一次,這樣還可以多出一天工作量是還好,但是是目前,如果以後檢體量擴大的時候,我們可能要另外評估。」
▼新光醫院病理檢驗科技術組長林志諺表示多出一天工作量是還好,以後檢體量擴大的時候,我們可能要另外評估。 (圖/東森新聞)
除了第一階段萃取檢體,得花上一個小時,接著還得進機器分析等三個小時才會有結果,等於4個小時,一間醫院能有30個檢體檢出,檢疫量能目前還算充足。
▼4個小時,一間醫院能有30個檢體檢出,檢疫量能目前還算充足。 (圖/東森新聞)
小的醫院可能人力會比較吃緊,希望有更快速的篩檢方式出來,因為目前還要考慮到機器(作業時間)。
除了檢疫人員備戰就連醫護人員恐怕也會被消耗,像是台灣首例死亡個案,一確診接觸過的醫護,就有60位得被隔離,人力充不充足讓外界擔憂,不過擴大社區監測有其必要性,才不會等到疫情失控,亡羊補牢也來不及。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