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在花蓮南安瀑布步道,發現一隻小黑熊和媽媽走散,帶回到保育協會照顧。經過9個月的野化訓練,今年4月底野放,期間一度因為追蹤用的項圈脫落行蹤成謎,但台灣黑熊保育專家利用照相機系統監測,找到小熊蹤影,確認成功野放,也吸引外國學者專家來研究交流。
黑熊保育人員:「我們搜索進行了3個小時,總算發現頸圈。」千辛萬苦卻沒看到南安小熊的蹤影,只找到他遺落下的電子項圈。
黑熊媽媽黃美秀:「這隻小熊我想應該訓練不錯,會找一個有天險的地方睡覺,不見的是在樹上,反而是一個很乾燥,垂直封閉的地方在這邊過夜。」
一度很擔心小熊下落,因為牠的人造衛星發報器脫落,為了找尋牠的蹤影,保育黑熊團隊只好再利用另一套技術,自動照相機系統監測,總算在海拔1600公尺山區,拍到牠當時是從相機前奔跑而過。
▼黑熊媽媽黃美秀表示野放南安小熊過程艱辛漫長。(圖/東森新聞)
原本肥嘟嘟的小腹已消失,體態變得結實,毛髮亮麗,顯示牠在野外環境適應相當良好,而且不只拍到牠還拍到其他野生動物,像是水鹿、山羌、山羊,和其他黑熊。
黑熊媽媽黃美秀:「那樣的環境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野放,但是唯獨在少數幾個地方,包含我長期研究的玉山國家公園大片山林,極少的人為干擾就是一個關鍵。」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專家David專程來台交流。(圖/東森新聞)
野放南安小熊過程艱辛漫長,這也是國內首度野放黑熊,也吸引了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來自15國的熊類專家,專程來台交流。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專家David:「在做這樣的研究投入心力時,用昂貴高科技的項頸圈,但還是可能有出錯。」
經過這一次野放過程,雖然數度歷經小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讓小熊真的回家了。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