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彰顯台灣價值,樹立人文典範,中華文化總會每兩年舉辦「總統文化獎」甄選,每一屆都會在文化耕耘獎、人道奉獻獎、青年創意獎、在地希望獎、社會改革獎等五個獎項,評選出能夠代表台灣社會價值的個人或團體,希望透過對得獎者的表揚,提出值得推崇的台灣價值,為社會建立重要典範。第十屆「總統文化獎」歷經兩個月徵件、三階段評選,於今日(4)公布得獎名單:
文化耕耘獎 - 朱銘
人道奉獻獎 -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黎明機構
青年創意獎 - 豪華朗機工
在地希望獎 - 方荷生
社會改革獎 - 台灣人權促進會
第十屆總統文化獎自3月18日起公開徵件兩個月,藉由自行參選、推薦參選、提名參選等三種方式,報名件數達137件。文總特別設置籌備委員會,由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召集人,文總副會長江春男擔任副總召集人,本屆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李魁賢、監察委員王幼玲、台灣創意中心董事長張基義、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黃聲遠、總統府資政蕭新煌分別擔任「文化耕耘獎」、「人道奉獻獎」、「青年創意獎」、「在地希望獎」、「社會改革獎」等五個獎項的召集人,並遴聘社會賢達與專家學者共52位組成評審團,經由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評審作業,選出本屆總統文化獎得主。
文化總會表示,第十屆總統文化獎從不同世代與不同領域中選出了五組得獎者。他們的長期耕耘與實踐,體現了台灣在地的能量以及對國際發聲的軟實力,體現了這個關鍵歷史時刻的台灣價值。今年總統文化獎適逢第十屆,也代表走過二十年的台灣文化軌跡,因此希望藉此盛會回望20年的台灣文化脈絡。文化總會將於10月18日(五)舉辦第十屆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總統將親自頒發由藝術家何佳興、金工藝術家趙丹綺及春池玻璃共同打造的獎座,並在10月19、20日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NEXT 20 Festival」活動,以一系列重量級講座、對談、展覽和紀錄片思考當代台灣文化的精神,以自信的文化力量,展望下一個20年。
得獎者介紹:
文化耕耘獎 - 朱銘
世界著名雕刻大師,1980年開始活耀於世界各地,作品從氣勢磅礡的「太極」到「人間」系列,都備受國際推崇及肯定,至今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比利時、盧森堡、加拿大等各國城巿皆有朱銘的蹤跡。
1999年,朱銘在新北巿金山區創設了一座戶外雕刻美術館「朱銘美術館」,迄今20年來長期深耕藝術教育,積極策劃展覽與國際連結,提供青年藝術家駐館創作,並全面蒐集、統整及編纂台灣戰後雕塑資料,發行學術專刊,推動雕塑藝術研究發展,並提供完善的兒童藝工計畫,陪伴培育台灣北海岸下一代的藝術幼苗,為台灣藝術發展盡心盡力。2017年更獲得ICOM國際博物館界表揚,為亞洲唯一獲獎的私立美術館,與法國羅浮宮並列。
人道奉獻獎 - 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門諾會黎明機構
加拿大籍羅樂道牧師於1977年在花蓮創辦黎明啟智中心(黎明機構前身),首開東部啟智教育先河,以實踐「人道關懷」為職志,投入身心障礙者身、心、靈的照顧。黎明機構近10年來,隨時代趨勢變化引進新觀念(green care)、動物撫療(Han power)作法,將服務事項延伸到社區、部落、鄉間,增設「社區服務中心」、「職業重建中心」、「黎明向陽園照顧農場」,從身心障礙擴及到銀髮長輩及社區民眾、資源特教學生,一路發展皆以「人」為出發點。黎明機構工作人員自詡為「守夜的人」,不管暗夜有多黑多長,就是陪伴身心障礙和弱勢者迎接黎明曙光,帶來溫暖和盼望。
青年創意獎 - 豪華朗機工
豪華朗機工是由四位藝術家張耿豪、張耿華、陳志建及林昆穎所組成的藝術團體,作品以「合作共創」為探討主題,強調對象與社會主題的共創。2009年與台新藝術基金會合作「天氣好不好我們都要飛」計畫,將37,200位小朋友的作品結合成動畫,每一張創作也成為分析城鄉色彩與文化現象的資料庫。2017年受邀參與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整合在地設計製造,創作精神象徵生生不息的聖火裝置,並參與開幕文化節目導演工作,成功將台灣「圓聚融、拼改創、傳交織」三種土地人文特性文化融入奇幻的大型運動秀,展現台灣印象,成為國際矚目的台灣實力。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之點題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集過去作品大成,將公部門資源透過在地榮耀感的擴散,整合串連12家技術企業、建築產業、校際教育,以「共創精神」的強烈呼喊為主張,在產、官、學、藝界引起翻轉世代的實質力量。
在地希望獎 - 方荷生
台北巿中正區忠勤里里長,忠勤里辦公室在方荷生里長的努力下,在社區打造「南機場樂活園地」服務老人送供共餐,孩子們國中小課輔輔導,飛行少年咖啡夢工廠(書屋花甲),並成立在台灣第一間社區型的「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從居民的互助扶持開始,投入22多年的時間,持續關注里民們的需求,推動多項工作,更進一步的發展成為「惜食」、「續食」、「食享」、「食善」等「食公益」的實踐模式,大大擴展台灣在地推行社區再造的潛能。
社會改革獎 - 台灣人權促進會
成立於1984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成立之初主要工作以救援政治犯、要求解除戒嚴,也長期關注司法改革、救援冤案、推動廢除死刑,至今仍持續推動集會結社權、網路言論自由、隱私權、居住權、難民無國籍人移工、移民權利、監所人權、國家人權機制等,時刻守望人權法案,在行政機關研擬草案時發聲,在國會積極遊說,也監測落實情況。台權會也透過參與聲援各種遊行、協助個案、舉辦人權營隊、工作坊、志工培訓、提供實習等,培養下一代人權種籽。並以各種形式的出版品,促進公眾對於人權議題的瞭解及關注。長年來,台權會更以民間力量拓展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促成歷史最悠久的國際人權組織FIDH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於今年在台北舉辦年會,這是FIDH首度在亞洲舉辦年會,將讓國際社會見證台灣的自由民主,並與全球人權捍衛者及專家學者共同討論人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