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昨天去世,終其一生,他稱得上是香港一顆明珠,既照耀了自己,也照亮許多人。
1949年中共建政前後,不少大陸人逃到香港,從上海來的人當中,有不少工商巨賈,他們來港後依舊從商,有的經營紗布廠,有的經營航運,成就了香港日後的繁榮進步。
1948年,金庸也從上海移居香港,但他卻以文字為生,於50年代開始在報紙副刊以筆名金庸連載武俠小說,也是從這裡開始,香港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武俠小說家。
金庸大概自1955年起寫第一套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到1972年寫最後一套小說「鹿鼎記」,前後寫了10多套。從他寫第一套小說起,其作品就伴隨著港人成長,是許多港人的精神讀物,每天都浸淫在小說各種人物和各招各式之中。
金庸剛寫小說時,老一輩的人只能靠購買報紙來閱讀,比如早年的新晚報及後來的明報。其後,他的小說在電台廣播,由人聲演譯,也別具滋味,吸引了不少人在大氣電波之中收聽。
踏入70年代,香港電視發展轉趨熱絡,1976年佳藝電視台拍攝了「射雕英雄轉」,當時這套劇集迷倒了不少學生和家庭,風靡一時。
今年60歲的朱嘉華說,他在中學時代每天追看這套電視劇,其後為了急於看結局,於是哀求父母買了一套「射調英雄轉」。這也是他首次看武俠小說,自此就迷上了金庸的書,至今未離手。
當時佳藝電視所拍攝的劇集也造就了藝人成名的機會,比如主演郭靖的白彪和黃蓉的米雪,紅極一時,每天成為報章影劇版的新聞主角。
港人對這套劇集尤其深刻的是其主題曲,由黃霑譜曲和填詞,歌詞一開始是「絕招,好武功,十八掌一出力可降龍……」,最後一句是「誰是大英雄」。
這首歌至今許多人都朗朗上口。
其後,無線電視台先後拍攝金庸的作品「倚天屠龍記」、「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和「鹿鼎記」等,這些劇集每晚吸引大批港人觀看,也令主演的藝人如鄭少秋、劉德華、梁朝偉等走紅。
以金庸作品拍成的電視劇或電影,在整個80年代不但是香港學生和各個家庭每晚的消遣和娛樂,他的小說更是學生們增進中文水平必備之物。
如今年近60的人大概還記得在中學時代,幾乎人人手上都有一套金庸武俠小說,課堂上的老師也會鼓勵學生閱讀,認為他的小說文學底蘊豐富。
事實上,金庸的小說其後也從大眾化的休閒讀物走向了學術殿堂,一些大學有金庸學。去年初,香港文化博物館更常設了金庸館,展示了相關資料。
近年來,金庸的小說更走向國際舞台,他的作品「射鵰英雄傳」有英譯本並在英國出版。
從70年代至今,金庸筆下的角色常常出現在本地電視劇、電影、電台廣播節目和舞台劇,家喻戶曉,金庸把武俠小說推向顛峰,這種成就不但令他成為眾人心中的「大俠」,也令他受到北京和港府敬重。
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據稱也是金庸迷。他於1981年接見來訪的金庸,當時兩人一見如故,金庸返港後,即給鄧小平寄送一套小說全集。也就是在鄧小平會見金庸之後不久,金庸小說在大陸「開禁」,很快成為暢銷書。
10多年前,大陸方面也開始把金庸的小說拍成電視劇,並在香港播放,同樣受到歡迎。
金庸從50年代寫作至今,足以影響兩代港人,如今去世,大概又會掀起一番緬懷,電視台或許會重播相關劇集,讀者可能會從家中書櫃的藏書中拿出他的小說重頭細閱。
也可能會有人到金庸館緬懷「查大俠」一番,在館內看看他的筆跡以及小說的早年印刷版本。
金庸走了,但作品永留存,未來必定繼續發光發亮,如同明珠般鑲嵌在港人心中。
(封面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