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患肇因先天 淹水難消失

8月下旬台南超大豪雨,淹水滿溢治水無方的批評;其實,台南的水患,肇因於先天地形的低窪及後天的氣候變遷,就算工程硬體再精良紮實,淹水也不可能消失。


★9/17晚間9點【明星便利店】開張啦!
★最新奇娛樂的便利店「密室遊戲」都在東森綜合32頻道
 

台南位處於嘉南平原,地勢平坦,早年又有台江內海及倒風內海,兩個內海長年淤積陸化後,形成較低窪的地區,中國大陸移民越過黑水溝,最先抵達的就是台南,也就在這裡落地生根,形成聚落,數百年不衰。

嘉南平原地勢不利排水,大雨溢堤淹水對台南人來說,司空見慣,且不談流域較廣的溪流,單是發源於台南舊城區的德慶溪這條小溪,在30多年前箱涵地下化前,就對沿岸居民帶來嚴重水患,更遑論曾文溪、鹽水溪、急水溪、二仁溪等河川。

今年台灣幾乎沒有颱風,卻鮮少人料到8月23日熱帶性低氣壓的降雨,水淹台南,強烈的雨勢,在台南每吋土地上至少累積500毫米的雨量,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曾當面向前往勘災的總統蔡英文說,這次降雨比八七水災還要嚴重。

台南市政府水利局統計分析顯示,8月豪雨,台南市各區24小時累積雨量多在500毫米以上,重現期也多超過100年、甚至達200年,已超過治理標準許多。

水利局統計,台南市37個行政區中,18個行政區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600毫米,遠大於氣象局定義的500毫米超大豪雨。民眾感受的痛苦,也是持續累積雨量所造成的。

以水利工程見長的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說,先天地形讓台南成為全國最會淹水的縣市,颱風也多從台灣東部登陸,雨勢集中在山區河川上游,若是水庫抓錯時機洩洪,往往造成河川溢堤。

即使政府加強治水,全力築堤、疏濬及拓寬,卻因經費無法適時到位,沒辦法及時完成,以台南逾百條排水而言,整治經費新台幣600多億元,需時30年才會到位,目前僅完成1/3。

氣候變遷更讓治水腳步跟不上,台南防洪標準是10年至25年,也就是保護程度一天只有300毫米的降雨,600毫米等於2倍的防洪標準,不管下在哪個地區都會淹水。

8月的超大豪雨,是從台灣海峽由西向東,台南雨勢未如颱風般地集中在山區及河川上游,溢堤僅見於八掌溪及急水溪上游白水溪,但因沿海首當其衝,受災也不輕。

李孟諺說,沿海地區很多因養魚、養殖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嘉義東石、屏東林邊、雲林等地都有;以台南北門來說,水不會退的地方就是地層下陷區,北門跟嘉義比鄰而居,一漲潮,水幾乎排不出去,平常要靠水門。

他表示,老祖先好幾代以前就居住的聚落,遷村不容易,只能對聚落做村落圍堤,局部保護,盡量讓出入維生的道路暢通。外圍的農田或魚塭,因經費驚人,可能就沒有辦法保護。

對於台南「多年治水是否有成效」這個問題,一名自幼時就住北區德慶溪沿岸的中年人說,當然還是有效,他高中前幾乎每逢大雨溢堤就要逃命,這次豪雨,住家根本沒淹。另名住在安南區排水大圳旁的人也說,往年大雨淹得很嚴重,今年減輕不少。

不過,李孟諺認為不能每次大雨超過300毫米,就兩手一攤說沒辦法。他表示,台南治水不能持續依賴排水堤防加高及拓寬等傳統方法,何況這樣的治水還涉及難度很高的土地徵收,政府必須思考新的對策。

相較於高雄滯洪池的作法,台南已在曾文溪善化段設置第一個逾千公頃的滯洪區,讓可能溢堤的溪水流進這個區域,李孟諺說,溢堤溪水淹進農田,損及農作物,好過家戶淹水的損失,台南未來還會持續規劃滯洪區,保護居民的家園。

(封面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南部 淹水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台灣金牌啦!!!!4:0完封日本 中華隊12強奪金破台灣記錄 終止日本國際賽27連勝

台灣金牌啦!!!!4:0完封日本 中華隊12強奪金破台灣記錄 終止日本國際賽27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