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湯亂撿!海灘驚見大量「錢幣」…小心起貪念秒送醫

正值炎熱的暑假期間,許多人都會前往海邊戲水。不過,近日宜蘭外澳的海灘上出現好多一顆顆顆的小圓點,一路綿延至3公里外的烏石港,望眼看去,彷彿整片沙灘全被錢幣撒滿,形成了難得一見的奇觀。但專家提醒,萬一不小心碰觸「牠」,可能會引起皮膚紅腫不舒服,應避免去撿拾,避免被螫傷。

▼(圖/Rising Sun Surf Inn授權提供)




夏天是水母大量出現的季節,每年都會有不少人被水母螫傷中毒的案例,導致傷口發生紅腫發癢的不適。據《聯合報》報導,宜蘭外澳衝浪店「 Rising Sun Surf Inn」業者表示,她從事衝浪業約8年,頭一次看到這種特別的景象,請教了其他人後,才知道眼前的生物是「錢幣水母」。

▼(圖/Rising Sun Surf Inn授權提供)




「錢幣水母」的大小就跟銅板差不多,外觀呈圓盤扁平狀,直徑約如拾元硬幣而得名,周圍有許多淡藍色的觸手,則是用來捕食浮游生物以及小魚蝦,但由於壽命短,一經海浪吹飄上岸,被太陽曝曬後,便會立即乾枯死亡。

▼(圖/Rising Sun Surf Inn授權提供)


此外,業者也提醒,台灣沿海還有一種「僧帽水母」是屬於神經毒,若不小心被螫傷的話,嚴重會導致休克,並呼籲大家夏季下水時要記得穿水母衣或防磨衣,減少被螫傷的機會。

(封面圖/Rising Sun Surf Inn授權提供/圖片授權:Hiking)

往下看更多新聞!

​喜歡戲水的民眾得多注意了!夏季海水水溫較高,是水母較多的季節,民眾如果上岸後發現身體有一條一條的紅腫,像是過敏的痕跡,可能就是被水母螫咬了。不少皮膚科發現這類患者的人數明顯增加了,醫師也提醒,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先用海水沖洗,再趕快就醫。

▼(圖/東森新聞)


水母咬傷的痕跡是呈長條狀的紅色腫脹,通常患者都要等到上岸後才會發現。一般來說,夏季海水水溫高,是水母最常出現的季節,比起其他季節,夏季被水母螫咬的患者大約會增加3成左右,皮膚科醫師提醒,第一時間要先用海水沖洗,再儘速就醫。因為水母螫咬後的傷口奇癢無比,還會有刺痛感,如果不就醫或聽信偏方,可能會產生後遺症。

▼(圖/東森新聞)






台灣海域最常出現的是藍紫色的僧帽水母,牠俗稱「葡萄牙戰艦」,又稱「水中虎頭蜂」,含有劇毒,就算死在沙灘上也同樣很毒,台東的海域、墾丁海域、北部的龍洞都非常多。

▼(圖/東森新聞)






在高雄旗津曾有一個案例是一名男大生與水母共游後,視力竟然變模糊了,水母的觸手有許多刺細胞內含毒液,人體若與水母觸手接觸,毒液會隨著射出的刺細胞注入人體,由於這名男大生沒有戴護目鏡,左眼角膜與腿部都被水母刺細胞毒害,還好及時就醫,救回9成視力。

錢幣水母 水母 外澳 烏石港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台灣金牌啦!!!!4:0完封日本 中華隊12強奪金破台灣記錄 終止日本國際賽27連勝

台灣金牌啦!!!!4:0完封日本 中華隊12強奪金破台灣記錄 終止日本國際賽27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