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露親吻的
檸檬,像一顆美麗的綠翡翠,但小心美麗是帶刺的。吳文旭說,一般作物會長刺,是因果實比較脆弱,作為保護作用,因此他們找到了適合的採收方法,就是戴著皮手套,還必須要穿厚一點的衣褲,因為要鑽進去樹裡面,避免被割傷劃傷。捧著檸檬,吳文旭說:「這麼小的地方,它要吸很強的能量進來,來供應它果實長這麼大。」
★最新最熱門影片你還沒看過?★
【EBC東森新聞有IG了,一起追蹤吧】
▼(圖/翻攝自影片)
為了採摘珍貴翡翠,近四十度高溫,又是皮手套,又是帽套,全覆武裝,汗如雨下,而且還得虔誠地跪著。吳文旭認為,真不真心,檸檬都知道:「但是它會去考驗說,這個爸爸對我用不用心,還是真的只要我的東西而已。」自稱爸爸的吳文旭,真的把檸檬當作自己的孩子疼愛照顧。對他來說,滿園子的結實纍纍,不是交易的作物,而是用情對待的家人。他採自然農法,不灑農藥和除草劑,夏天還為土壤做防曬。
在
果園裡,從拔草到採收,定工作時程的不是他而是果樹:「它雖然不開口講話,不過它會給我們很多訊號。」按照自己的角色耕作不越界,尊重土地上的有形無形,吳文旭也是思考了很久,才參出其中禪意,離開日商公司,返鄉宜蘭當青農,滿懷理想,效法自然農法,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拉鋸,前六年的努力幾乎都是繳學費給老天爺。
▼(圖/翻攝自影片)
但是這癡傻卻起了帶頭作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隨著他的腳步,踏進自然農法的領域。七年級的雅璇和雅敏原本做的是電視後製,因緣際會認識隱居在深山的文旭進,而成為他的徒弟,才發現辛勤工作揮下的汗珠,徹底洗滌心靈,怎麼收穫怎麼栽,原來這麼實在。
▼(圖/翻攝自影片)
農人其實沒有太多慾念,作物豐足就滿心喜悅。美中帶刺、甜中帶酸,是檸檬也是農耕者的寫照,讓人難忘的還有淡淡的檸檬香氣,在空氣中、手裡、心裡,揮散不去。
往下看更多新聞
台灣農業高齡化,阿嬤們組成了採收大軍,也組成套袋部隊。幫水果套紙袋真的太重要了,不但能提升水果品質,更能防止病蟲害,如果沒有這支資深軍團,
果農一季的辛苦很可能就白費了。只是套袋阿嬤人數有限,每年產季都是一場搶人大戰。
六月的宜蘭員山,一如往常好水、好山、好恬靜,但也唯有這個時節,風景畫裡才會傳來笑聲吟吟。踩著摺疊梯爬上爬下,鑽進蓮霧樹欉,一窩20分鐘,斗笠包巾下一個個手腳從容,轉眼間卻已經征服大片領土。她們是員山一帶屈指可數的超級套袋阿嬤。
看似簡單的套袋工作,慢工裡學問可多著,50年次的秋玉阿姨,三十年青春幾乎奉獻給蓮霧農忙期,但更資深的在這兒,75歲阿暖姨,打從年輕就在工地裡打滾的阿暖姨,算是熟齡套袋大隊裡身體硬朗的,退休生活打零工,一方面賺外快,也賺點鄉村人脈。
▼圖(攝自/東森新聞)
叫屈的聲音遠從果園另一端冒了出來,蓮霧農張孟楨,邊疏果邊喊冤,這年頭農業嚴重缺工,想找阿姨們來套袋,不只要裝可憐、裝可愛,還得利誘、威脅,各種套路通通都來。一年一收的宜蘭蓮霧,套袋不只能防蟲害,也能增進果實的光潤色澤。
40歲的張孟楨,土生土長宜蘭,不僅從小陪著阿姨們變老,更是打從出生就在果園長大的二代青農,二、三十年的日曬雨淋,雖然留下歲月的刻痕,卻也留下跟阿姨們的好默契,比如蓮霧套袋期大缺人,張孟楨就很清楚,應該怎麼做最能擄獲芳心,老人家重養生,喜歡魚不愛肉,胃口要抓得緊抓得牢。
總算頂著烈日,一個上午5個鐘頭盼來這一刻,簡陋的棚子、板凳、機車踏墊或蹲或坐,蒙面的熟齡美農婦,這才願意露出廬山真面目,粗茶淡飯有幽默調味,便當就很美味,飯後一人一張紙箱,樹蔭下席地而躺而坐,對她們來說就是一天當中最棒的享受。
▼圖(攝自/東森新聞)
每每在園子裡盼見阿姨們的身影,張孟楨的矛盾總會油然升起,樂的是今年的蓮霧寶寶總算就要呱呱落地,愁的卻是明年呢?明年這個季節,大概還是這幅雲淡風輕吧!但願田園風光笑語長久,但願緩解農業缺工這個願望還奢侈的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