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染腸病毒勿親餵 醫:5歲以下幼兒易併發重症

疾管署今天公布,一女童染腸病毒71型致重症,今年已累計21例重症,且重症中有近半數為新生兒。專家建議,為避免新生兒染病,產婦如有腸病毒,母奶應改瓶餵,並留意集乳衛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下午在疫情週報表示,國內目前腸病毒疫情雖已低於流行閾值,但近期社區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數上下波動,且上週也新增一名染71型致重症個案。

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表示,這名染腸病毒致重症個案是北部1歲多女童,這是今年第4件檢出71型個案。她的哥哥早先也出現手足口症,推測感染源是哥哥。

這名女童日前出現發燒、手足口症後,又有頻繁的肌抽躍、嗜睡、呼吸加快被收治入院,檢查發現有腦膜腦炎,幸好治療後病情改善已經出院。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已累計21例腸病毒重症,包含6例死亡;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中,近半數為新生兒,且有6名新生兒不幸過世。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下午在記者會表示,伊科病毒或克沙奇B型病毒是主要引發新生兒重症及死亡的主要腸病毒類型,新生兒可能透過產前母嬰垂直傳染、生產過程中接觸受病毒汙染的母體血液、產道分泌物、糞便等,或出生後接觸腸病毒患者而感染腸病毒。

邱南昌說,新生兒感染初期會有發燒、活動力下降、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在短時間內演變成心肌炎、肝炎、腦炎、敗血症等重症。提醒民眾應留意新生兒的健康情形,特別是出生7天以內的新生兒,一旦有上述初期症狀,務必儘速送醫治療。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陳治平表示,防範新生兒腸病毒,準媽媽的防護措施相當重要,懷孕期間、生產前後應做好手部及呼吸道衛生,減少出入人多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並儘量避免與患者接觸。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肌肋痛等症狀,或家中有其他幼童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可降低新生兒感染疑慮。

陳治平說,媽媽們產後如還有不適症狀,可先向醫師徵詢,再決定是否哺餵母乳;如要哺餵母乳,建議改以奶瓶盛裝母乳,由健康家人協助餵奶,並留意集乳時的手部衛生。

黃婉婷表示,5歲以下幼兒是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如果出現重症徵兆,如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等,應立即就醫。

(示意圖/flickr)

往下看更多新聞


對於孕婦April Neubauer而言,她的生產過程相當艱辛,因為她患有妊娠毒血症(pre-eclampsia)和高血壓,在生產過程中她因癲癇發作,而被緊急送去剖腹產。孩子Rosalie出生時,April卻又癲癇發作,並且立刻被送去救治,連孩子都沒有機會親近。於是重責大任就落到了父親Maxamillian身上,護理師說該開始讓寶寶學喝奶,並問這位新手奶爸願不願意貼「假奶頭哺乳」,樂於嘗試新事物的Maxamillian一口答應。

▼(圖/翻攝自CNN)


▼(圖/翻攝自CNN)


護理師首先在他胸口黏上一個塑膠乳頭護膜,上面連接了一條供給配方乳的管線,Maxamillian很得意地說:「就算再過一千年,男人也不會哺乳。而我是第一個親餵小孩的老爸!」更巧的是,Maxamillian「親餵」的身體部位附近,正好刺了一個「媽咪(Mom)」圖案的刺青。相關影片和照片發布到網路後,引起熱烈討論,有人表示很贊同護理師的發想,但有些網友卻覺得很怪,認為如果媽媽無法親餵,以奶瓶代替就好了。

女童 腸病毒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