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日前透露,將在2019年7月1日起,針對特定場所實施「禁止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政策,引發「湯匙喝珍奶」大戰,環保吸管也成為時下最夯的話題之一,台灣有一群懷抱理想的年輕人,成功用甘蔗渣製作甘蔗纖維吸管,不僅對環境友善,也已經申請專利並量產,更令人敬佩的是,研發團隊創辦人霸氣拒絕了大陸廠商「高價買斷技術」。
▼(圖/
100%植 授權提供)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南投中興新村中創園區有一群年輕人,創立了品牌「
100%植」,從(2017)年開始研發植物性原料,致力將農業廢棄物變成安全又環保的食器,希望能改善環境汙染,對自然友善,除了使用竹子製作餐具,更利用植物纖維製作取代塑膠的產品理念,用甘蔗渣製成甘蔗纖維吸管。
▼(圖/100%植 授權提供)
團隊創辦人黃千鐘解釋,雖然使用簡易的聚合程序就可將甘蔗渣壓製成聚合原料粒子,製成吸管,不過一開始就受挫,被塑膠工廠嫌棄「根本無法用」,後來硬著頭皮請工廠修改機台,才終於成功,經過多次測試,甘蔗吸管即使碰上零下20度的低溫也不會斷裂。
▼(圖/100%植 授權提供)
甘蔗吸管已聲名大噪,近2個月來團隊陸續接到20多個大陸廠商邀約,希望能用高價將他們的技術買斷,不過都被果斷拒絕,黃千鐘笑說「我們其實也想賺錢,但是更希望是從台灣與世界各國合作!」而甘蔗吸管也驚豔法國人,團隊目前正與法國酒莊洽談將麥粕、葡萄渣研發植物纖維產品,為農業廢棄物創造更多可能。
(封面圖/100%植 授權提供)
往下看更多新聞
環保署宣布將針對特定場所實施「禁止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政策,環保署官員還建議民眾「可以用湯匙喝珍奶」,引發民眾砲轟,連義美總經理都出面喊話,盼政府為珍珠奶茶開一扇窗,不過一名致力於關心環保議題的人士整理了系列懶人包,不僅用數據讓民眾了解「台灣是塑膠吸管王國」,也透露其實有5項一次性吸管被是允許提供。
▼(圖/
連竟堯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攝以免侵權)
「覺得喝珍奶用湯匙很蠢嗎?」花蓮門諾醫院發展部主任連竟堯長期關注環保議題,針對此次的吸管大戰,他也有話要說,「吸管議題正夯,不管珍奶該怎麼喝,你真的知道政策內容嗎?」他用圖文整合的方式,整理出
政策懶人包,希望大家透過簡單明瞭的12張圖,就能更了解政策內容,一起努力維護環境。
▼(圖/連竟堯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攝以免侵權)
解釋「自2019年7月起,包含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共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希望誤以為是從明年開始「全面禁用塑膠吸管」的網友先別崩潰,強調「全面禁用好像是2025年」。
▼(圖/連竟堯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攝以免侵權)
同時連竟堯也透露,其實有5項一次性塑膠吸管是被允許使用,包含「材質屬於使用『生物可分解塑膠』」、「以紙類等植物纖維為主體」、「塑膠成分低於10%,且可用物理方式分離」、「商品出廠時就附上的」、「公開陳列供選購的」。了解完政策,連竟堯更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理解「為何要減少使用塑膠吸管」,透過他所整理的資料可以發現,台灣人平均每3天就會使用1根塑膠吸管,每天共消耗800萬根,一年更會使用掉30億根,相當於可以蓋13萬棟101大樓。
▼(圖/連竟堯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攝以免侵權)
而全世界每年有800萬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91%塑膠未進入回收系統,「塑膠」與「氣候環境變遷」,已經成為危害地球的2大議題,「終結塑膠污染」也成為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年度主題,塑膠流入大海後,使生物與環境遭受威脅,不僅經常傳出海龜鼻子插著吸管、擱淺鯨豚胃裡被發現滿滿塑膠,也會讓海洋充滿塑膠微粒。連竟堯最後呼籲,「守護台灣環境,需要每一個人一起努力」,建議可以民眾養成自備可重複使用的容器餐具習慣,真正落實垃圾減量,才能讓環境永續發展。
▼(圖/連竟堯授權提供,請勿隨意翻攝以免侵權)
▼全文(來源/
連竟堯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