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理沙盒法案三讀通過與總統公布後,如今正式上路!在全球的話題從AI與區塊鏈,談到ICO到比特幣,台灣傳統的金融巨頭們要如何積極擁抱科技趨勢,以及新創團隊要如何立足,成就「獨角獸」地位,都成了全台灣關注的焦點。
為深入探討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進程,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擔任指導單位,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KNOWING新聞共同主辦的第二屆「Hit FinTech」數位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今天上午在政大商學院玉山國際廳盛大舉行。
政治大學副校長暨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強調,未來的三到五年,是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的關鍵時期!除了金融監理沙盒與監理科技必須同步發展以外,也應盡快進行相關金融法規的檢討與開放,並且透過「數位監理沙盒模擬輔導」落實監理沙盒機制,加速金融創新。更關鍵的是,金融機構必須持續強化,資安、風控、洗錢防制、消費者保護與法遵能力。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貞茂指出,大家所關注的行動支付工具絕對是未來趨勢,金管會除了成立「提升電子化支付比率推動工作小組」,也會透過法規檢討、發展多元化支付工具及拓展通路運用等三大面向措施,為台灣打造友善電子化的支付環境,期望在2020年達成電子化支付比率達到52%的目標。
借鏡香港的FinTech發展經驗,香港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包括香港金管局在內,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等多個政府機關,近年都持續積極投入!例如,數碼港鼓勵Fintech創業團隊進駐,2017年推出監理沙盒政策後,迄今已有29個項目正在推動中。不僅如此,香港已經發出儲值支付工具牌照,今年九月更將推出「快速支付系統」,提供全天候的跨行即時支付和資金調撥服務。
「銀行必須以『非中心化』的方式,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世界!」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FA)執行委員暨JEDTrade 執行長黃瑞玲(Daphne Ng)呼籲,面對加密貨幣的崛起及其破壞力量,以及近年比特幣的高速成長,銀行必須修正「大而不能合作」的堅持,以更創新、更具包容性的方式,來面對這波FinTech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