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爺爺放棄畢生心血!他直奔回鄉耕作…卻農藥中毒

採訪撰文/Charlie Huang  攝影/George Chan  編輯/Nymph Lee

初見在台中新社山區經營橘子園的邱俊瑋,體型厚實搭配一頭長髮,臉上除了蓄鬍還掛著一抹大大的微笑。眼前這位將滿三十歲的年輕橘農,開朗幽默,翻玩英文的上帝(Jesus)一詞,將果園命名為「橘 Sir’S」,一手建立自產自銷的品牌。他更是「友善農法」的實踐者,透過實驗不同栽種方式試圖找出與大自然共存的方式,將親身跟果樹的互動與對話,寫成具有溫度的農耕哲學。

世代傳承的橘子園

三年前,俊瑋從爺爺手中接下隔代傳承的果園。他一肩扛起爺爺對農地的情感與不捨,還有初期從門外漢轉而投身農業的抗拒,與一連串對傳統農法的質疑批判。聽俊瑋描述祖孫間常有的對話,句句都是深入淺出的農耕知識;果樹一旦種下,須等上十年以上直至熟年期,才是果實產出的高峰。

年近八十歲的爺爺,農耕生活始於二十六歲,當時的年輕小夥子親手開墾「做山」,看著作物一路成長。六十歲那年,爺爺為了再達收成巔峰,種下兩百多顆全新的橘子樹,無奈自己比正值壯年的它們更早衰老,「爺爺年紀大了,還得親眼看自己的果樹慢慢死去,太殘忍了。」愛好自由的俊瑋,退伍後花了兩年時間在花東一帶打工換宿,卻因不捨爺爺將面臨放棄農地的處境,經家人不斷說服後決定回家。

噴灑農藥的拉扯

投身一無所知的農業,俊瑋首先遵循爺爺的教導,施行堆放花生殼有機肥並人工噴灑農藥的傳統農法;同時,他到處拜訪專家、自行研讀現代化的農耕知識。俊瑋的良知,在成為農夫不久後即受到農藥噴灑的道德挑戰;柑橘類的農藥價高,殘留於果實上的毒物易被消費者吞食,更直接威脅農民的健康。直到身體出現淋巴疼痛症狀,進而導致後腦麻痺,俊瑋因自身農藥中毒憤而「停藥」,決心發展出與爺爺截然不同的種植法。

農民對農藥的依賴,始於害怕蟲害。俊瑋則解釋,蟲害的原因常歸咎於樹木營養過剩,而生病的植物會釋放特殊氣味吸引蟲前來啃食。不過,蟲的行為實為治療,角色好似負責醫病的醫生,人類卻無實際探究樹木的狀態,直接以藥物將之滅除。「人體是有自癒能力的,卻因被迫使用藥物而失去保護自我的能力。藥物成癮、無法自行代謝的病人,突然斷藥足以讓他瀕死。」俊瑋藉此比喻停止噴灑農藥後對果樹的衝擊。

這個被其他農民視為莽撞的行為,卻是他務農生涯中最重要的抉擇。「當時我跟果樹們說,如果讓你們痛苦地活著,我感到抱歉;你們可以自己選擇存亡,而不是被迫插管維生。如果你們想要離開,我不會阻止、也不使用農藥搶救;若你們願意留下來,陪我一起活下去,我會很開心。」在俊瑋眼中,作物並非生財工具,反而像是每日緊密陪伴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致力友善農法

然而,耕種方式的劇烈調整,首當其衝的就是農民的生存危機。斷藥後的橘子樹,產量瞬間降低一半甚至只剩三分之一,果實外型也變得醜陋,降低盤商的購買意願。第一年,剛繼承祖業的俊瑋背著爺爺,用積蓄將賣不掉的橘子全數買下,再轉送社福團體。善意的謊言,說的是一個年輕農民的孝心與不服氣,一方面不願讓家人擔憂自己的收入;同時,倔強地想向爺爺證明,完全不使用肥料與農藥的作物,終將能被消費者接受。

「相信標章,還是相信生產者?」俊瑋拋出的是至今無解的議題。檢視市場上的農作物,縱使農民噴灑藥物,只要未被驗證機構測出,便能被貼上有機農業的標章。「農法不該是人們的討論重點,反之,我們必須深入了解生產者與自然互動的方式。」

「順從自然的循環與土地互動,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作物。我尊重存在於果園中的每一個生命體,我選擇與他們共生。」他以「友善農法」稱呼自己的耕作方式,至今堅持不使用農藥、肥料,甚至有機肥,且從不追求產量。「土地會選擇適合自身的產量,大自然會餵食它所需要的營養。」從當時冒著無人收購的失敗風險,至今證明透過友善農法也能孕育出甘甜漂亮的果實。整體產量雖下降,俊瑋卻靠一手建立起的自產自銷系統,成功提高銷售單價,讓相信自己的消費者吃到安心的水果。

為什麼醜的水果賣不出去?

噴灑農藥時,為避免藥物遭雨水沖刷流失,果農必須於艷陽天,拉著管線穿梭樹林。傳統台灣農民為求方便,噴藥時除雨衣並無其他防護措施,因天氣悶熱連口罩都沒能戴上,直接吸進有毒物質。「為什麼水果一定要外型迷人?為什麼醜的水果賣不出去?」 這樣的不滿,源自俊瑋對爺爺的心疼,更因看見果園中的蜘蛛與其他飛行生物,沾黏農藥後瞬間墜落死亡。「現代人經常缺乏覺知,不知道自己為何做一件事情。」這樣正確嗎?有其必要嗎?歷經自我懷疑與省思,俊瑋終於擁有現在生氣蓬勃的果園。

因為收成攸關利益,橘農經常將吃果實的松鼠、鳥類視為敵人,並將樹上的橘子全數採收。俊瑋卻反其道而行,不強摘位於果樹高處的橘子,讓鳥禽、動物自由食用;他視牠們共居果園中的經營者,其糞便、屍體與覓食過程,對栽種皆有貢獻。俊瑋細數不噴農藥後觀察到的微妙生態變化,原本沈靜的果園出現愈來愈多的鳥類,好幾隻大冠鷲每日在空中盤旋、鳴叫,傍晚收工時,必定能見爬樹回家的松鼠。「農家最容易遺忘的,就是分享。貨幣發明前,以物易物便是分享的概念,若要找回最初情感流動的方式,先從給予開始」。

「橘 Sir’S」:https://www.facebook.com/%E6%A9%98SirS-144790316172380/

延伸閱讀:

【終止兒童暴力】李詠嫻,孩子你要知道

Jenn Lee 時尚關乎於自由和開放的世界觀

【本文由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橘子 邱俊瑋 友善農法 橘 Sir’S 東森新聞雲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