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龍珠、那個魚... 細數那些讓冷門食材翻身的美食

(圖片取自pixabay)

 

雞排已成為台灣小吃的代名詞之一,除了美味之外,雞排也解決了雞胸肉利用率低的問題,減少大量的浪費。佔一隻雞的肉量約35%的雞胸肉因為乾柴無味,銷量並不好,偏偏為了供應國人最愛吃的雞腿(佔雞身約40%)與雞翅(佔雞身約10%),仍需大量的雞隻飼養。

  

根據《蘋果即時》,一個名為鄭姑媽的小吃店,為了降低賣餐成本老闆鄭光榮想利用便宜的雞胸肉,為了解決乾柴無味的問題,鄭將雞胸肉以用中藥材醃過再入鍋油炸,後來又以裹粉油炸的方式鎖住肉汁。

 

鄭光榮的鄭姑媽小吃店是當時首個大量訂購雞胸肉的店家,而這個突然的轉變也是2016年台灣農委會畜牧處藉以循線查到雞排始祖的重要線索。

 

除了雞排解決了很多食材的浪費,龍珠、快炒店的螺肉、龍腸,都使廢棄的食材或以往不怎麼吃的食材大翻身。

 

龍珠是魷魚的嘴巴

 

口感爽脆的龍珠是許多人的宵夜必選之一,但什麼是龍珠呢?龍珠是軟體動物門的頭足綱動物 ─ 即魷魚、花枝、軟絲等等 ─ 的嘴囊,也可理解為牠們的嘴巴。

 

嘴囊以前被當成廢棄物丟掉,後來有攤商將龍珠入菜,漸漸使大眾瞭解到它的美味。原本龍珠只在南部流行,後來因為電視台的採訪而風行全台灣。

 

快炒店的螺肉就是非洲大蝸牛

 

很多人去快炒店喜歡點炒螺肉,大家可能會以為所謂螺肉是指海裡螺貝類的肉;事實上,若非特別指明螺肉來源,一般是指全台野外常見的非洲大蝸牛。至於蝸牛來自野外採集或室內養殖就要另外探明了。

 

雖然聽起來有點噁心,其實當初非洲大蝸牛這個攻佔全台灣的外來種之所以引進台灣,就是為了食用目的,只是至今仍未普及為台灣人的常吃肉品。蝸牛容易被寄生蟲寄生,所以螺肉一定要煮熟、完全殺菌才能吃,以杜絕吃入活體寄生蟲的可能性。

 

不知道是什麼魚的「那個魚」

 

近年來南部有種奇怪的魚討論度漸漸升高,叫做「那個魚」。這個隨便的名字是因為牠們一直以來是拖網漁業常大量捕獲的低經濟性魚種,大家對牠不以為意,所以沒有專名。近年烹飪手法漸漸能料理這種難以料理的魚種,牠又頗受歡迎,食客不知道怎麼稱呼牠們,就叫「那個魚」。

 

那個魚的學名叫「小鰭鐮齒魚」,含水率極高,所以有入口即化的口感,但也有人形容吃起來像鼻涕而排斥。

 

與「那個魚」的命運相似的是花蓮名產「曼波魚」。以往漁民視曼波魚為帶衰的魚種,又不知道如何食用膠質極多的曼波魚,所以不愛捕捉牠;後來發現曼波魚的腸十分好吃,稱之為「龍腸」,且漸漸發現曼波魚身上其他美味的部分。

 

原本曼波魚叫做翻車魚,但花蓮為了炒作出自己的地方特產,所以改掉有不祥寓意的「翻車」為「曼波」,大作宣傳,成功讓翻車魚「翻身」;但正因為大受食客歡迎,近年來曼波魚也產生過漁的爭議。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