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翻攝自
Pexels)
文/黃大米
「我媽媽打電話來,要我不要再生第二個了,她說我們會養不起,好好好,不要哭,不要哭了。」小慈一邊推著娃娃車,安撫著兩歲大的女兒,一邊說著,嬰兒車裡的小娃娃才不管大人正在說啥,想鬧就鬧,想哭就哭,小慈每說一句話,總要中斷好幾次,「我媽說我們住台北太遠了,她沒辦法幫忙帶,加上我們又還沒買房子,再多生一個小孩,會吃土。」
想生卻遭親友勸阻 收入太少會吃土
六年級生的小慈,很愛小孩,本想再生一個,親友們紛紛勸阻,經濟能力是主要因素,「我現在的年薪大概80幾萬,我媽媽上次就感歎說,栽培我到研究所畢業,才賺這一點。」80幾萬的年收,是小慈工作十七年後的成果,恰巧的很,小慈媽媽退休時的年收也是這數字,媽媽只有國小學歷,在公股行庫工作,從工友做到專員,安穩退休,看到女兒念這樣多書,賺得跟沒念書的自己差不多,常覺得這時代到底怎麼了,心疼女兒生活壓力大,常從南部打電話到台北「勸生」,不是勸多生,是勸阻生,多子多孫多福氣,這種夢,太貴了,養不起也作不起。
七年級生富裕長大 困在窮世代作不起生育夢
「我跟我男友有打算要結婚,現在拼命存錢,生小孩?我不敢生耶!嘿嘿嘿嘿。」華華頑皮的說著,她是我以前的屬下,轉換工作跑道後找我聊生涯規劃,換工作薪水加了六千,收入增加,月月光的帳戶終於有存款,前途出現亮光,卻還是難以抵擋大環境的黑暗,對未來的景氣,還是不樂觀。
她的爸爸是會計師,從小她跟妹妹們常常出國玩,上館子吃飯,沒嘗過苦日子的滋味,傻傻地從屏東來台北工作,才知道想住間不起眼,有窗戶可以透透氣的小套房,房租要一萬多起跳,初次脫離父母的照顧,感受到民間疾苦與生活的壓力,好險有男友陪伴,愛情是高物價城市中精神上的城堡,有愛情她就是公主,穩定交往想結婚卻不想生,原因挺有趣。
「拜託!我爸媽讓我從小過得這樣好,我覺得不管我怎樣努力,都不可能讓我的小孩過這樣的好日子,把小孩生下來,讓他們過苦日子,我一定會覺得很抱歉,這樣會很內疚耶!我不要。」她說很多七年級生都這樣想,她們生活富裕長大,長大後卻無法讓下一代繼續過好日子,乾脆不要生,免得拖累小孩。
低薪長工時 年輕人成一胎化跟不生教的信徒
生小孩這事情,在我爸媽那個年代是「跨過去」就會有一個蹦出來,一不小心還好幾個,在這個時代,生小孩卻成為一個需要勇氣開外掛的事情,不論六年級生、七年級生,誰都看得出來不生小孩,不是不愛小孩,主要卡關在經濟上,日子淪為活下去容易,活得好不容易的窘境,經濟壓力讓年輕人自動自發變成一胎化或者不生教的信徒,低薪難解,上班作功德,生孩子這事情可能也只能燒香拜拜,祈求下輩子出生在好人家,才有子孫滿堂的機會。
我有些朋友薪水不錯,小孩生了兩個(沒想到生小孩居然也能成為另類經濟指標),在台灣長工時的情況下,養育小孩的時間是擠出來的,常常下班後就趕著去保母家接小孩,媽媽爸爸悠閒逗弄著小孩,和樂的畫面只會出現在夢裡,真實情況是大寶哭、二寶叫,下班後繼續過著焦頭爛額第二輪班的日子,也難怪社會學家霍希爾德說:「第一個孩子耗盡夫妻精力,第二個孩子引爆婚姻危機。」,生孩子這事情,政府說是動搖國本的國安問題,茲事體大,諷刺的是給的奧援卻這樣少,養大孩子,只能靠自己。
其實大家都明白;只要能解決低薪、高工時、高房價的問題,讓年輕人有錢生、有時間養、有地方住,情況就能舒緩,治標不如治本,勞工政策絕對會牽動生育率,縮短工時,讓大家有時間做人,才是真正的作功德,假如經濟發展無法給下一代希望,誰願意生兒育女呢?
本文由
《黃大米粉絲團》授權。
作者言論不代表東森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