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林侑青 攝影/Hedy Chang 妝髮/Manda @ Found Hair
「Q比已經一歲了,如果沒有人要養她,她可能會淪為繁殖場的母種犬,」Leslie 說起八年前和大師相遇的過程。一歲之前都住在籠子裡的Q比,因為錯過社會化黃金期,極度缺乏安全感,完全無法與人相處。「剛開始養她的時候很辛苦,全家都被她咬流血過,每天都躲在沙發下面,想要叫她出來,手就會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我想聽聽你的心聲
四年多前,離開雜誌編輯工作的 Leslie 賦閒在家,正巧有個學動物溝通的朋友想借她和Q比練習,因為想知道Q比的小腦袋到底在想啥,她半信半疑答應了,沒想到朋友講出的生活細節準到讓她驚奇,因此動念去上動物溝通課程,「其實很像潛能開發,透過靜坐跟冥想去強化你跟動物之間直覺的連結。對話的時候他們其實沒有講出真的『話』,是我們心裡會有一些感受,接收到一些畫面和想法,有點像是心電感應。」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Leslie 常常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接通」Q比的心聲。有一次,她戒指上有顆珍珠掉了找不到,她問Q比:「你知道在哪裡嗎?一個白白小小、很珍貴的東西。」Q比回她,「你在沙發這邊找找看,應該在這。」Leslie 聽從指示,在沙發不同角落找到兩個白色的牛奶潔牙骨,是Q比藏了很久的寶貝,都爛到要發霉了。最後 Leslie 還真的在整個沙發底下找到了珍珠,「那一次讓我印象深刻,我想我應該真的有在跟她溝通,只是她誤解了白白小小的東西的意思。」
之後 Leslie 開始在社區咖啡廳提供動物溝通服務,至今已經接觸過二百多位從各地而來的照護人,每人帶來二到五隻動物,從貓狗兔子倉鼠,到一籠嘰嘰喳喳跟小小兵一樣吵的鸚鵡都有。
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
比起和各式各樣的動物對話,Leslie 說有時跟人講話更累,「我很怕照護人心態不正確,一直跳針,逼動物要聽他的,有些還會叫我跟動物說『再這樣就把他丟出去』,我說他已經是一隻很膽小很驚慌的貓了,恐嚇他也沒有意義,他的行為只會更嚴重。其實,不管夫妻情侶也是一樣,你帶著想要控制、要對方改變的情緒前提去溝通,根本沒有用。如果能抱持著我只是想傳達讓你知道,這樣就好。」
有人抱怨一進門狗狗就飛撲,講都講不聽。她心想這就是狗狗天性,因為愛主人,與其要他改變不如在門邊擺一籃玩具,進門趕快丟玩具讓他轉移注意力。有人哀怨貓老是想衝出家門,是不是嚮往自由該放他走?一問才知道,原來貓咪只是覺得:這個家只有這個房間我沒進去過,為什麼每次你一進去會隔那麼久、再帶不同味道出現,那扇門後面到底有什麼?一定很好玩。
「很多時候是人應該透過改變環境,去改善彼此的生活,不是一兩句話就要動物聽你的。其實他們都很單純,沒有那麼多報復、小劇場,是會吃醋啦,可是他們沒有那麼多彎彎拐拐的心思。不管人跟人,或人跟動物,本來就是互相配合、互相讓步妥協,生活才會運轉的順。」這也是為什麼 Leslie 希望自己不只是「口譯員」,更希望能做到像「心理諮商師」一樣提供專業知識和資源,幫助更多人找到和毛孩相處之道,不要輕言放棄。
在能愛的時候學習相愛
Leslie 邊聊邊丟出大象布偶給Q比玩,她當初不急著找全職工作也是因為想多陪伴,「不希望Q比這一生一半時間都在等我」。她說用心養過毛小孩的人都會體會,「當你真的很愛對方,應該是要用對方的角度跟需求來愛他。我常比喻,如果你給他的不是他要的,就像你花三天燉了一鍋牛肉湯給一個吃素的人。如果你用心愛一隻狗或貓,會在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去愛另外一個對象,不管是不是人,也會學習到當碰到痛苦跟挫折的時候,如何去調整彼此的腳步來相處。」
即使身為溝通師,家裡孩子也還是有講不聽的時候,「她聽到門外有聲音就會叫,常常會嚇到我,嚇到貓,很怕鄰居生氣,因為很吵。但她也有進步,現在頂多吠兩聲就收了,以前會連綿不絕,萬里長城萬里長那種叫法。畢竟是她的地域,至少她有改變了,那就這樣吧。」 Leslie 聽來像個沒轍的媽,「我對她其實沒什麼要求,只希望她快快樂樂,其他都沒關係。」
直到現在,當 Leslie 一進洗手間離開視線範圍,Q比還是會在門口焦慮地狂轉圈圈,童年陰影變成令人心疼的固著行為。不過,當大家一喊看鏡頭的時候,Q比一秒露出專業自信的燦笑,想必是因為擁有很多很多愛跟陪伴吧。畢竟從一進門到現在,Leslie 可是一刻都沒停過地對她說,「好棒喔!誰是最可愛的小寶貝啊?」
【What's more....】
參見大師→ Q比大師
和溝通師聊聊→Leslie Talks to Animals
延伸閱讀:
● 超人氣汪星人的新年新願望!追求美麗也堅持不傷害毛孩兒才是美麗最高境界!
【本文由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