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相/疾管署:新冠重症、死亡病例 單周翻倍成長

聽新聞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上周新增623個住院病例幾乎呈倍數成長,死亡人數也新增38人死亡。(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上周新增623個住院病例幾乎呈倍數成長,死亡人數也新增38人死亡。(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新冠疫情再度升溫,上周新增623個住院病例幾乎呈倍數成長,死亡人數也新增38人死亡。醫師警告,先前國人打的疫苗已經失效,應付新的JN.1變異株,全國的疫苗接種率只有1.1成,呼籲重症高危險群,還是要盡快施打疫苗。

門診外滿是排隊人潮,新冠疫情再起確診大爆發,重症入院病例,以及死亡人數,單週內雙雙翻倍成長。

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這個數字其實很驚人,就是說每一周的時候,我們都比前一周的感染人數還要增加。」

Covid-19捲土重來,只是病毒不斷變異下,症狀越趨於流感化,也更令人難以察覺。

醫師vs.病患:「38.3℃啦,你現在整個燒起來,最近發燒我們超過一半病人是新冠。已經隔了一個鐘頭可是還是咳,咳到把抗病毒的藥都咳出來噴出來。」

重回診間複診,這名A小姐是肺腺癌病友,屬於高危險族群,一個禮拜前確診領到抗病毒藥物,如今已經轉陰還是有嚴重後遺症,她說這一波病毒威力非同小,可千萬不能輕忽。

二度確診病患A小姐:「會昏昏沈沈,感覺上就是有感冒的症狀,自己就想說奇怪,為什麽頭越來越暈,然後量了啊,發燒38度。」

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所以我們都會建議病人,如果說上呼吸道感染,大概5到7天沒有比較好,而同一時間有發燒,這時候會建議還是要做快篩。」

這回第六波疫情,從今年(2024)四月開始擴散,主要流行變異株Jn.1,本土及境外佔比分別來到60%以及54%,KP.2 KP.3也逐步上升中,未來總計會有三種病毒同時攻擊。

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所以現在看到這個肺炎住院的病人也增加,那如果去去檢查的話呢,會發現將近有一半會有這個新冠的陽性。」

北醫大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目前台灣可能,暫時沒有最新的JN.1、KP.2、KP.3這邊,但是我想有XBB.1的保護,起碼我們在這段時間看起來,重症大幅縮小表示一定保護力。」

XBB.1.5疫苗對於這波變異株,可預防感染達5~6成,減免重症大約6~8成,減少死亡機率6~7成左右;高危險族群不可輕忽,但現在全台疫苗接種率,竟然只有1.1成。

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你雖然病毒弱化,但是它的範圍感染會比較廣啊,身強體健的人,然後我可能症狀很輕微,但是我可能我家裡要是有年邁的長者,可能覺得只一般感冒,但傳給他們他們可能會很嚴重。」

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目前還是以老人家長者啊,而多重器官的慢性病啊,譬如有心肺問題啊肝腎問題,或者是糖尿病免疫的問題,這種人比較容易變成重症。」

除了中高齡長者,幼兒在這一波疫情更要注意。幾天前,彰化一名5個月大男嬰確診新冠,血氧量下降到90%還引發哮吼,緊急送進加護病房救回一命。

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所有的呼吸道感染在附近的地方,都有可能會引起哮吼症,它會產生比較像犬吠聲,這樣子厲害的咳嗽,然後嚴重的病患,的確是有可能需要進行插管。」

新冠疫情捲土重來,缺藥問題也浮上檯面,高危險族群適用的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從診所到醫院都傳出供貨不足,藥物調度捉襟見肘。

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其實很多診所都拿不到莫納皮拉韋,我們最後一瓶上個星期已經開立完畢,之後再也要不到。」

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那前陣子在開這莫納皮拉韋,我們就整個藥局就說缺貨整個也調不到貨了。中央也隔天就解釋說,啊我們沒有缺貨啦,我們還有庫存還有好幾個月啊,可是你庫存沒發出來就是等於缺貨啦。無論是發快篩的方面呢,打疫苗的方面呢,甚至到藥物的這個通路配置呢,感覺全部都慢一拍。」

第一線醫師痛批,疫情延燒兩個月之久,防疫佈署卻是七零八落,民眾切勿掉以輕心,做好自身防疫、確實戴口罩、接種疫苗,才能發揮最大保護力。

新冠 疾管署 JN.1 疫苗 變異株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Live/小白兔又失言!?郭智輝再爆金句:電價太便宜會浪費!

Live/小白兔又失言!?郭智輝再爆金句:電價太便宜會浪費!